银行理财2021年报:转型无碍强劲增长
时间:2022-02-28 16:50:54来自:长江证券字号:T  T

事件描述

2月26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回顾了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总结2021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并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发展进行展望。

事件评论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基本到位,同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9万亿(其中理财公司达到17.19万亿),同比增长12.1%,主要下半年增长迅猛。

考虑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银行加速处置存量老产品,推动净值化占比持续提高,所以录得强劲增长更加难能可贵。我们判断增长动力在于,股市赚钱效应走低的环境下,“固收+”等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迎来发展契机,同时主流理财公司逐步成熟,也开始加速发行新产品。从投资者数量也可以看出,2021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人数达到8129.9万人,同比接近翻番,充分受益于起售金额降低的政策红利。从转型成果来看,2021年末银行理财总体净值型占比达到93%,其中理财公司全部为净值型产品,实现“洁净起步”;银行母行还存续少量老产品,根据“一行一策”延期处置。目前监管已批准筹建29家理财公司(其中24家正式开业),我们预计未来仍有一批中型银行的理财公司陆续筹建,其余没有牌照的中小银行将通过代销模式分享理财市场发展红利。

2022年关注现金管理类产品进一步整改,预计对规模影响有限。资管新规以来,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即“类货基”,每日申购赎回+摊余成本法估值)成为核心增长点,凭借便利性+高流动性+可观稳定的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广受投资者认购。不过,2021年6月监管发布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要求此类产品的投资规则全面对标货币基金(意味着收益率将走低),同时约束规模(不超过风险准备金200倍),考虑2022年末为整改截止时点,这将造成此类产品规模收缩。但我们判断,考虑产品广受客户欢迎,多数银行会选择将一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为净值型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保持短期申购赎回的高流动性优势,但转为净值法估值,虽然波动幅度加大,但收益率对客户仍有吸引力。这部分整改产品不需要遵循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约束,其余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按照新规要求整改,预计收益率降低,但可以保持每日申购赎回+摊余成本法估值等优势。

银行理财仍以固定收益类为核心标签,权益投资任重道远。从产品类型角度,2021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占比达到92.3%,同比提高8pct,是增长主要驱动力,而混合、权益类产品占比明显降低。从资产端配置角度,29万亿银行理财产品对应投资资金规模为31.19万亿,其中68.4%配置于债券类资产(包含同业存单),该比例较2020年末提高4.1pct。同时按照资管新规期限匹配的转型要求,2021年末非标债权类资产占比降至8.4%,较2021年6月末明显下降4.7pct。尽管从长期方向而言,理财公司会逐步加强权益投资能力,但短期进展依然缓慢,2021年末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为3.27%,同比有所降低,不过配置公募基金的占比提高至4%(2020年仅为2.81%)。

风险提示

1、银行理财规模增长乏力或收缩;

2、处置存量非标资产造成银行表内指标承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