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保险业十大关键词勾勒行业有苦也有甜
时间:2022-01-04 17:51:17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站在2022年的第一天回望,2021年的保险业过得怎么样?

或许从股价上就可以反映出2021年保险业的“难”。Wind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保险板块股价下跌37.07%,是A股市场Wind二级行业中跌幅最大的一个板块。无论是从去年延续至今的寿险转型、车险改革,还是2021年的各种监管政策,整个行业似乎都处在阵痛期的艰难中。

不过,在行业充满挑战的同时,养老第三支柱、健康中国、绿色保险等机遇又在向保险业徐徐展开一张宏伟的蓝图。在这些“蓝海”中,保险业将收获巨大的机遇。

岁末年初之际,第一财经梳理了2021年保险业的十大关键词,为你呈现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1、保险股走势A股垫底

保险股无疑是A股市场2021年跌得最惨的板块,没有之一。Wind资讯显示,截至12月31日,Wind保险指数全年下跌37.07%,成为2021年A股Wind二级行业中跌幅最大的一个板块。

从板块中的个股表现来看,2021年初至今,五大A股上市险企的股价均呈现了两位数的跌幅,五大A股上市险企年内总市值合计缩水超过万亿元。其中中国平安全年股价跌幅最大,达到40%。

保险股大跌的背后自然是基本面的下滑。2021年前11月,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保费2.31万亿元,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从半年报来看,五大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普降,车险综改对财险形成一定冲击。目前,财险已见回暖迹象,寿险的深度调整却仍未见显著成效,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22年寿险业务将继续承压。

不过,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仍具有强大的基础。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成熟市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十四五”时期巨大的市场空间,保险公司应深入了解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变化,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2、代理人队伍脱落

从上市寿险公司的表现来看,2021年寿险业深度转型的首要表现就是代理人队伍的大幅脱落。

770万人,这是银保监会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代理人执业登记统计数字。这一数字同比2020年同期的971.2万人减少近200万人,同比2020年年末的843万人减少70万人。

代理人大军的大幅脱落由几方面因素导致:一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意识到过去的人海战术不再奏效,因此对代理人队伍主动清虚,并向高质量队伍建设进行转型;二是由于疫情及重疾险切换等因素影响代理人线下展业,导致开单困难,加速人员流失。

代理人的大幅脱离也使得上市寿险公司普遍遭遇新单保费的下降,由此引发新业务价值的下滑。但这对寿险业来说是一个破茧重生的机会。当思考清楚未来的路径并成功调转方向之后,寿险业或将迎来蛰伏之后的新一轮增长。

在代理人队伍改革的当口,独立代理人制度迎来破冰。2021年7月,全国首份公开发布的独立代理人办事指引由深圳银保监局发布,之后信泰人寿、大家保险先后宣布专属代理店在深圳注册成功。“独代模式”是解决代理人队伍顽疾的灵药吗?未来是否能够发展壮大?这一切还需市场检验。

3、人身险产品切换

随着人身险一系列监管政策落地,2021年保险业也经历了几轮人身险产品切换。

2021年2月1日,随着《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过渡期正式结束,重疾险跨入了新定义时代,根据旧重疾定义开发的产品依规在2月前全部下架。这一轮重疾险切换使得1月31日“重疾险”相关词条屡次冲上微博热搜榜。

相对于07版重疾定义,新定义充分参考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将新增3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但同时甲状腺癌等疾病的保障程度则在新定义中减弱。

由于代理人在重疾险切换时期的摇旗呐喊,以及险企“择优理赔”的概念使得重疾险销售一时间进入了疯狂状态,有险企短短一个月重疾险保费实现翻倍。但这之后,重疾险增长就陷入了疲软。

到了年末,互联网人身险又面临一波下架潮。根据2021年2月修订实施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及10月发布的配套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一些无法达到门槛的险企销售的部分人身险产品将从2022年开始告别互联网渠道,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小险企的“网红”重疾险及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这也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影响互联网保险以及人身险行业格局。

4、保险乱象频发

2021年,一些保险乱象依然困扰着保险业的形象。

2021年2月,中国人寿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支公司前员工张乃丹实名举报该公司涉嫌长险短做、虚列费用、虚假增员等问题引发全网关注。中国人寿调查后发现部分情况属实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这一举报事件也掀开了保险业部分机构潜规则的“遮羞布”,引发银保监会后续的专项治理。

之后,保险代理人内部举报事件屡现,体现行业销售“病态”的“自保件”等问题也浮出水面,监管机构发布意见称,不得将代理人自保件和互保件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保险业多年的顽疾治理迎来突破。

除此之外,代理退保也成为监管机构在2021年屡次提醒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