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险"试点扩围 筹资难题仍待解决
时间:2021-12-27 17:14:29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正进一步扩大。

近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银保监会山东监管局联合发文称,建立省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于2021年12月20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19日。也就是说,山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个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省份。

与此同时,重庆、北京等地亦有动作。

实际上,从2016年起,中国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长期护理险多年来被视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项社会保险之外的“第六险”。

根据国家医保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参保1.08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到136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多位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长期可持续的筹资渠道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前期试点情况看,大多数地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还是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转,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具体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的独立险种等配套问题亟待解决。”

对医保基金依赖强

根据此前国家医保局的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基金收入中有将近80%来自基本医疗保险。

此前,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组织青岛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并确定吉林、山东两省为重点联系省份,探索建立互助共济的社会保险制度。

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新增14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在筹资机制上,《指导意见》明确:一是推动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规定职工参保人群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单位和个人缴费原则上按同比例分担,强调个人缴费责任。二是明确单位缴费可从职工医保费中划出,个人缴费可使用自己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通过优化社会保险筹资结构,不新增各方负担。三是明确有条件的地方,由财政等渠道资金对困难退休职工参保给予资助。

此次山东省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资金筹集,是由参保单位、参保人员个人合理分担,探索通过财政补贴等其他筹资渠道对特殊困难退休人员缴费给予适当资助,接受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助。在起步阶段,参保单位缴费部分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划转,个人缴费部分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中划转。

据悉,目前,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渠道主要有单一渠道和多元渠道两种方式。单一渠道是指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只有一种渠道来源,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依托,其资金来源主要从职工基本或居民医疗保险的缴纳基金中划拨,即个人和单位无需额外缴费。多元渠道是指筹集方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渠道来源,各试点城市可分别根据其实际情况在个人缴费、用人单位缴费、医保基金划转和财政补贴等筹资渠道进行相应的组合或配合。

2021年7月,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发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研究显示,从最早15个试点城市的筹资渠道来看,上海市、承德市等11个城市采取的是多元渠道筹资方式,广州市、宁波市、青岛市、长春市的筹资渠道是单一渠道。虽然大部分试点城市选择的是多渠道筹资方式,但财政补助、个人缴费等缴费比例少,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大部分都来源于从医保基金直接划拨。例如,成都市为了支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从医保基金中一次性划转了5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长春市从城镇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历年可用结余中一次性划拨10%,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启动资金。

根据此前国家医保局的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基金收入中有将近80%来自基本医疗保险。

对此,多位专家认为,对医保基金的强依赖并非长远之计。

2019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671号(社会管理275号)提案答复的函【医保函〔2019〕176号】明确显示,试点之初,国家就提出要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长期护理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从地方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地方通过优化职工医保统账结构、划转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调剂职工医保费率、个人缴费等途径筹集资金,初步建立了多元筹资机制。但是,从资金来源和筹资结构来看,还存在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总的来看,医保基金占比较高,个人缴费占比较低,没有体现保险权责对等原则,各方负担还不合理。从长远看,不可持续。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约束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资金筹集的长期可持续。试点地区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医疗保险基金划拨和财政补贴,受制于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和财政支持水平,虽然目前没有问题,但不排除未来出现基金承受能力不足的风险。如何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成“自我造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护理险破局应着眼于“独立”

朱铭来认为,目前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