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公告拟设立,9月2日获银保监会批筹,“国民养老”从公开亮相到落地准入,仅仅用了12个工作日,堪称神速。
9月8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批筹文件,同意工银理财等17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1.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北京市。该批复的落款时间为9月2日。
这意味着,国民养老距离正式成为国内第10家养老保险公司,为时不远。
国民养老快速获批的一个背景是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紧迫。今年7月,人社部曾表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养老要适时、适度降低替代率,二支柱提高覆盖率,体量最大的三支柱养老金政策框架及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有消息说,三支柱建设方案最快9月将出台。
这一备受关注的国家级养老保险公司掌舵者也已明确,拟任董事长叶海生,拟任总经理黄涛。
掌舵者露面
根据批复,国民养老注册资本111.5亿元,注册地北京市。批筹文件显示,国民养老拟任董事长为叶海生,拟任总经理为黄涛。
这两位是谁?据记者多方了解,国民养老拟任董事长叶海生,可能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国民养老拟任总经理黄涛,则可能是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涛。
根据上海银行披露的履历,黄涛于1971年8月出生,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上海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上银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申联国际投资公司董事。曾任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替任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中国建设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昆士兰联保保险公司董事,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上海银行首席风险官兼北京分行党委书记,上海商业银行替任董事。
共同发起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有17家公司,与此前该公司拟设立公告的17家股东一致。(详见券商中国报道《资本金超110亿,国民养老保险诞生!10家银行组团入股,还有国务院和北京政府…》)
这17家公司包括六大行理财子在内的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国务院旗下的国新投资公司、北京市政府旗下的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中信中金两头部券商子公司、一家寿险公司以及私募投资公司等多类型机构。
结合此前拟公告情况,这17家公司持股情况为:
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各自投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
中邮理财投资6.5亿元,持股比例5.83%;
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民银金投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均投资5亿元,持股比例同为4.48%;
华夏理财投资3亿元,持股2.69%;
北京市政府旗下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持股8.97%;
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持股4.48%;
国务院旗下的国新资本有限公司出资10亿元,持股8.97%;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持股2.69%;
泰康人寿投资2亿元,持股1.79%;
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持股1.79%。
银保监会要求,国民养老保险筹备组应当自收到筹建批复之日起1年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间不得从事保险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变更投资人、拟任董事长和拟任总经理。
业务范围超越一般养老保险公司
注册资本111.5亿,有17家豪华股东背景和雄厚实力,如此大块头进场,国民养老是要做什么?银保监会筹建批复未涉及国民养老的业务范围,但此前国民养老在拟设立时已公告经营范围,从中或可以看出一些方向。
其彼时公告的经营范围为:
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团体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上述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与上述业务有关的咨询服务业务;保险兼业代理;经中国银保监会及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以保险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所载为准)
相较其他养老保险公司,国民养老保险业务范围多出一部分,如“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
济安人寿相互保险社筹备组负责人闫安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计划管理业务”和“保险合同”有所区别。商业养老计划管理应该包括系列内容的养老保障服务,包括国家老龄委权威定义的老龄金融、老龄用品、老龄服务业和老龄房地产。其中与养老有关的服务包括生活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商务服务、精神文化、临终关怀、殡葬服务等八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涉老业务的计划管理。这也好理解为何国民养老保险股东中单单仅有泰康人寿一家“有船票”,大概因为泰康一直专注健康养老垂直模式生态圈的打造,走在行业前列。
政策层面,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了“2020年商业保险将成为养老计划主要承担者”。
闫安表示,营业范围中,“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