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检法协同从严打击证券违法加强跨境监管及中概股监管
时间:2021-07-19 16:10:35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是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有效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保障。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业界指出,《意见》是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印发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方位加强和改进证券监管执法工作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答记者问时表示,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是维护市场“三公”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的内在要求。

一位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要真正使纸面上的法律条文成为行动中的法律依据,重要的一环在于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执法实践。

进一步落实“零容忍”监管要求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制度建设存在短板,证券违法犯罪成本较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呈高发态势,发生了诸如康得新、康美药业等恶性案件,社会各方反映强烈。”易会满指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逐步全面推行,在放宽前端准入的同时,对加强后端的监管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易会满认为,《意见》为进一步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提供了遵循。《意见》明确将九字方针作为资本市场执法司法的指导思想,对于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第三十六次会议专门研究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并形成了意见草案,经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2021年3月1日实施,亦加大了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可以看到,本次《意见》是“零容忍”监管要求的进一步落实。

前述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工作人员认为,无论从保障注册制行稳致远还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都需要监管机构围绕注册制实施后的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执法重心,加强执法形势、违法手法研判,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中介机构违法作为执法重点。

《意见》明确了资本市场未来5年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主要目标。到2022年的目标包括“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执法司法体制和协调配合机制初步建立”“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多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资本市场秩序明显改善”等。到2025年的目标包括“证券执法司法透明度、规范性和公信力显著提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高效顺畅”“崇法守信、规范透明、开放包容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全面形成”等。

易会满强调,《意见》的出台,是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起点。“证券监管系统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面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公检法全面协同

《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并对公检法协同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发挥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派驻中国证监会的体制优势,进一步优化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编制资源配置,加强一线侦查力量建设;研究在检察机关内部组建金融犯罪办案团队,探索在中国证监会建立派驻检察的工作机制,加强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的协同配合;加强北京、深圳等证券交易场所所在地金融审判工作力量建设,探索统筹证券期货领域刑事、行政、民事案件的管辖和审理。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和专业人士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专门机制。北京金融法院已正式成立。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可认为,《意见》明确了公检法的协同处理机制,有利于疏通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的机制体制。发挥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派驻中国证监会的体制优势,探索在中国证监会建立派驻检察的工作机制和探索统筹证券期货领域刑事、行政、民事案件的审理管辖权。将进一步加强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的执法司法力量。

随着市场产品更加多样,比如利用存托凭证实施跨境操纵也成为可能。

前述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工作人员透露,执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利用沪港通跨境操纵证券价格的案例,证监会也已开始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展开执法行动。

《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中概股在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风险及突发情况应对,推进相关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抓紧制定证券法有关域外适用条款的司法解释和配套规则,细化法律域外适用具体条件,明确执法程序、证据效力等事项。加强资本市场涉外审判工作,推动境外国家、地区与我国对司法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完善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涉密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

抓紧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压实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跨境信息提供机制与流程的规范管理。坚持依法和对等原则,进一步深化跨境审计监管合作。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