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票据再现 多家银行卷入
时间:2021-07-19 16:10:35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获悉,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三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发现有不法分子采用虚假手段冒用其名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并开具虚假商业承兑汇票;并且,票据市场上陆续出现盗用银行机构名义,伪造该公司为出票人的虚假商业承兑汇票。

实际上,央企承兑汇票造假在市场上并不少见。经记者了解,随着票据线上化,电票逐步成为主流,相对纸票,电票风险较好把控,但近年来仍发生不少风险事件,促使相关部门不断提升管理力度。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目前,电票造假主要是盗用其他企业开户资料办理开户,大量冒名签发商业承兑汇票,亦有不法分子寻找开户银行系统漏洞,通过在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名称或保证人名称上恶意记载为“某某银行”方式签发电子商业承兑汇票。

票据被指作假

7月13日,中国水电三公司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该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涉嫌伪造公司印章、证照及相关资料,采用虚假手段冒用该公司名义于长安银行宝鸡中山路支行等多家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其中,有银行的虚假银行账户已开出虚假商业承兑汇票。

同时,公告显示,票据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盗用昆仑银行西安兴庆路支行等银行名义,伪造该公司为出票人的虚假商业承兑汇票。经核实,上述两家银行均未出具过该公司任何商业票据。以上银行均非与该公司的合作银行,前述商票亦非该公司出具,该公司从未在任何银行开立过在市场上流通的商业承兑汇票。

据了解,中国水电三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该公司表示:“请各机构、社会公众注意风险,不要接受该类商业承兑汇票,不要进行贴现、交易;也提示各银行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加强开户及票据开具资料的审核工作,避免出具类似虚假银行结算账户及商业票据。若出现以上类似情况,请及时报警处理。由此造成的损失与我公司无关,我公司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记者就相关情况跟银行方面确认,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央企承兑汇票造假在市场上并不少见。举例来说,同在今年,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交第四航务局”)发布公告,表示票据市场上出现有以博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开户银行,以中交第四航务局名义开具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该公司表示,博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其不存在合作关系,从该账户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均不为其所开具。

目前,我国的商业承兑汇票市场总量庞大,央行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3686.88万笔,金额达30.32万亿元。

经记者了解,随着票据线上化,电票逐步成为主流,相对于纸票,电票风险较好把控,但近年来仍发生不少风险事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管理力度。上海票交所发布的《上海票据交易所处置伪假票据操作规程》显示,对金融机构未尽审慎审核责任导致伪假票据,或发现客户有伪假票据行为未及时报告的行为,将采取约谈、暂停或限制部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功能等措施,并报告央行和当地监管部门,商业承兑汇票安全性愈发被各方重视。

骗术解构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电票造假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通过在不同银行反复多次开户的方式,寻找开户银行系统漏洞,利用部分开户银行未对票据行为人与实际开户企业名称进行一致性校验的漏洞,通过在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名称或保证人名称上恶意记载为“某某银行”的方式签发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企图冒充银行承兑汇票。

第二种是盗用其他企业开户资料办理开户,利用部分银行办理企业开户时对客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审核不严、在提供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服务时未对企业客户开通电票业务权限进行严格管理的漏洞,大量冒名签发商业承兑汇票。

从具体形式上看,记者了解到,不法分子一般从中小银行下手,通过中小银行绕道接入央行电票系统,但因中小银行不能直接接入央行电票系统,需在有资质的大型银行开设同业结算账户,也就需要不法分子拥有该行的同业结算账户。

一位东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同业结算账户开设会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央行要求至少采取两种方式对存款银行开户意愿真实性进行核实,比如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存款银行进行核实,或者到存款银行上门核实。如果按规定操作,一般会及时发现问题风险,就怕熟人作案,靠关系蒙骗过关。”

另外,市场上也存在不法分子通过窃取或伪造知名企业作为股东的相关材料,去工商局注册成立新的子公司,此后通过虚假子公司名义,到银行机构进行开户和出票。例如此前恒大济南子公司商票造假事件,就属于该类形式。具体来说,当时被伪造的子公司包括:阳谷恒晟轩置业有限公司、江苏恒粮置业有限公司、江苏博雅置业有限公司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