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商业汇票支付作用与支持双循环格局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1-07-12 16:12:35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一、商业汇票作用

票据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由来已久,伴随着商品经济、信用经济、金融市场发展,其功能作用不断丰富完善。

1、商业汇票功能是多元的,多方位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票据已经成为集汇兑、支付、结算、融资、调控、信用、投资和交易功能于一身的重要金融工具,在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双循环经济格局、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票据因信用而存在,因支付而发生,因融资而发展,因创新而繁荣,因服务实体经济而具有无限发展空间。

2、商业汇票支付己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票据市场快速发展,承兑、背书、贴现金额逐年增长。2018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为18.27万亿元,票据承兑占GDP比重为19.98%;企业背书金额39.7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3.50%;贴现发生额9.9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0.87%。2020年,票据签发承兑金额为22.0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89%,较2018年增长1.91个百分点。票据背书金额为47.1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了46.76%,较2018年增长3.26个百分点。票据贴现金额13.41万亿元,占2020年GDP的13.29%,较2018年增长2.42个百分点。2018—2020年,票据承兑、背书、贴现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0.45%、9.33%、17.45%,票据市场的快速增长拓展了票据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广度。一方面,企业票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0年企业用票金额合计82.7万亿元,同比增长4.27%;用票企业数量为270.6万家,同比增长11.22%,其中,中小微企业用票金额44.03万亿元,占比53.24%;用票家数近267万家,占比为98.7%,这对于进一步扩大票据支付面,推动票据支付功能发展是个利好消息。另一方面,票据承兑小额化趋势明显,2018年第三季度,票据承兑平均面额突破100万元,2021年2月,承兑平均面额达到63.22万元,表明票据的支付结算功能逐渐增强。除此之外,商业承兑汇票也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发展,2020年累计签发商业承兑汇票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7%,占全市场签发量比重达到16.39%,较2019年提升1.55个百分点。商票贴现1.03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9.85%,商业承兑汇票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挖票据支付属性,推动票据支付功能发展。

3、支付功能是基本的和独特的

票据在企业支付结算需求下应运而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流通转让,代替现金进行支付。一方面,票据具有延期支付、可背书转让等优势,出票人可以将银票或经自身承兑后的商票支付给收款人,用以满足企业间短期资金支付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将持有的票据背书转让,用以满足企业间款项支付需求。票据承兑和背书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付结算便利,能够降低财务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贸易往来。

票据因支付而发生,其本质为根植于商品贸易活动中的商业信用。无信用不票据,可以说票据的流通是信用货币的基础,而企业之间往来活动产生的支付结算需求则为票据流通的原生动力,是票据全生命周期的开端。企业签发并交付票据,出票行为得以完成,票据的生命周期开始,而票据的背书流转则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间账款拖欠问题,缓解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推动票据货币化支付发展进程,一方面可以缓解由于货币超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实现了商业信用的叠加与传递。因此,可以说票据的支付功能是基本的和独特的功能。

二、双循环格局可以发挥票据支付功能

双循环格局下,票据支付功能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和零售批发业及贸易往来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新发展局面的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2、制造业和零售批发业及贸易往来可以积极发挥票据支付功能

“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将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为票据市场发展提供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制造业、零售批发业对GDP的贡献量接近40%,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批发零售业在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起方面起着重要引导性力量,是拉动消费和消费引领创新供给的重要部分。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减弱,我国制造业比重下滑现象十分严重,民营资本融资难、流动性获取不足。而零售批发业则大多聚焦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其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相比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而言,票据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