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观点:
2021年4月12日,央行发布3月金融数据。
投资要点:
截至3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2.3%,环比下滑1个百分点:1季度社融新增10.24万亿元,同比少增8730亿元。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存量同比增速12.3%,较2月增速环比下行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债和政府债同比大幅少增是主因。3月信托贷款压降1791亿元,2021年作为资管新规的收官之年,年内的压降压力值得持续关注。表外票据方面,受去年基数效应影响,3月余额收缩。从4月的数据看,预计仍有收缩的可能。
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放量:居民端贷款持续修复,居民信贷增加2.56亿元,同比多增1.35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同比多增633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同比多增7200亿元。3月单月新增主要来自于中长期贷款。发布会上数据显示,个人经营贷同比增长24.6%,明显高于前两个月。我们预计受政策影响,未来经营贷的高增态势或有回落。企业端,新增主要集中在中长期贷款。一季度新增中长期贷款4.47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43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785亿元,同比多减1.11万亿元。2020年3-4月,大规模的纾困贷款投放带动当时的短期贷款和票据大增,今年这些贷款在一季度前后到期。另外,中长期贷款方面,相对较好,与企业信贷融资需求高位有关。不过考虑到表内企业贷款利率回落因素,或存在表外向表内转移的可能。
展望:发布会上,央行表示一直高度关注财政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将其纳入流动性管理的框架。从今年来看,财政税收以及国债、地方债发行兑付等因素对流动性的短期影响有所增大,为此人民银行持续加强对财政因素的监测和预测,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对冲。考虑到4月是传统缴税大月,同时新增政府债开始发行,将对流动性带来压力。维持4月或有新的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判断。另外,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月末单位贷款的逾期金额较上年8月末下降了1.8%,逾期率较2020年的8月末下降了0.25个百分点。2月末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逾期贷款金额较2020年的8月末分别下降了13.4%和8.8%。资产质量的逐步好转,也有利于银行板块估值的提升。
风险因素:疫情持续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或加大经济的短期波动,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会影响行业的整体表现。如果整体经济持续走弱,企业营收明显恶化,银行板块将出现业绩波动。行业监管超预期,可能会对板块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