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e公司讯,“彩礼贷”“墓地贷”“二胎贷”“精英贷”……近来,“花式”银行贷款产品扎堆登场,引起各方热议。业内专家指出,虽然贷款的“名字”五花八门,但本质上还是属于消费贷。这些产品满足了特定用户的需求、拓宽了金融机构服务边界,但金融机构要注意在营销宣传方面合规、适度,不得过度包装、肆意炒作。同时,要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的监控,确保贷款不被挪用,防范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