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事件:3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点评:
部分小贷公司以大学生为目标客群,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意愿、低收入属性,部分小贷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造成不良影响。
《通知》明确小贷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小贷公司存量业务原则上不得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线上精准营销,在校园内开展的线下营销宣传活动需事先向营销地监管部门报备。
大学生贷款回归线下,合规开展业务的持牌金融机构受益。《通知》
明确只有持牌金融机构才可以开展大学生消费贷款,但对其展业方式做了严格限定,首先,不得开展线上精准营销获客,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互联网贷款被禁止;其次,贷前资质审核进一步收紧,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需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当前线上互联网贷款基本不满足该要求。因此大学生贷款回归线下,此前在贷前资质审核、贷后管理方面合规开展业务的持牌金融机构受益。
投资建议:政策收紧后,通过互联网模式发放大学生贷款会受到较大冲击,传统金融机构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受益。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