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地监管部门部署,深圳银行业正紧密推进有关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的核查工作。
据了解,此次核查范围主要是2020年5月1日以后发放的1000万元以下普惠口径贷款,以及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房抵经营贷。这也是深圳监管机构在2020年4月经营贷流入楼市排查后的又一次专项行动。
针对此次核查,监管部门划定了目标范围,并将抵押物过户时间与贷款申请时间间隔短于8个月的贷款作为核查重点。同时加强穿透式核查,由监管部门统筹协助贷款银行进行可疑贷款的跨行资金流水排查。
“可以说是有的放矢。去年以来,加强小微贷款的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已经是银行的一个标准动作,但信贷资金跨行后的流向监控还是个难点,这次监管部门的联网核查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房抵贷的房产过户时间核查范围由6个月扩大到8个月,纳入核查范围的贷款也更多。”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认为。
证券时报记者对多家深圳地区银行调查获悉,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完成初步核查工作,结果不一。有股份行人士表示,暂时没有发现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楼市的情况;也有银行表示,确实存在个别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案例,但占比极低,目前已要求借款人提前结清贷款,并上报违规情况。
排查异常线索
“按照监管要求,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初步核查工作,分行暂时没有发现经营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楼市的违规情形。”一家股份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所说的“核查”,是指深圳市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日前召集各大商业银行开会,要求银行核查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据了解,此次核查主要针对2020年5月1日以后发放的1000万元以下普惠口径贷款,以及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房抵经营贷。其中,抵押物过户时间与贷款申请时间间隔短于8个月的贷款被列为核查重点,而此前银行发放抵押经营贷时,对抵押物过户时间的要求往往是不少于6个月。
“在取得房产证后短时间内就办理抵押贷款的,确实更容易存在房贷绕道经营贷的违规情况,所以我们会对这类贷款进行重点核查,检查贷款背后的经营真实性、资金流向等。”广发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此类贷款,主要将采取两种核查方式:一是贷后管理,重点核查贷款发放前、后三个月内,借款人及其直系亲属、贷款中间人及担保人名下是否存在新增房产、新增房贷;二是“回头看”,核查借款人申请贷款时提交的贷款材料真实性,甚至重新上门核实。
此外,据受访银行业人士透露,与此前的银行自查不同,此轮深圳监管核查的另一亮点在于:针对存在异常线索,但相关贷款资金已进入他行账户的情况,可上报给监管部门,申请其他银行协助调取相关账户资金流水,查证是否存在违规使用信贷资金的情况。
“贷款资金的跨行协查相对比较难。过往如果我们发现一笔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楼市的嫌疑,但信贷资金不在本行账户体系内,就只能要求借款人举证自清,配合提供他行资金流水,证明购房资金并不是我行资金挪用。但这次监管部门的全面介入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穿透式地看整个资金流向。”一位股份行业务负责人认为。
严格贷款全流程管控
这并不是深圳第一次排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早在2020年4月,深圳监管部门就组织银行展开一轮房抵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排查工作,重点梳理借款人自疫情发生以来新购房产并以新购房产作抵押的贷款情况,以及计划申请财政贴息和预计实际贷款利率水平情况等。
此后,随着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持续加强,深圳地区银行陆续收紧房抵经营贷款的准入门槛,加强对贷款主体的资质审查,以及贷后管理。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消费金融部副总经理范宝铭对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多轮监管排查、银行自查之后,各行的贷前审查不断优化、规范。以该行为例,需要双人上门核实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及贷款需求,并调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整体来看,今年整个经营贷的准入还是从严一些,包括对借款人的经营真实性、偿债能力审查、经营场所实地考察等等,经营流水、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及水电费发票、业务合同及订单这些也都在核查范围内。”广发银行深圳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称。
据了解,目前银行在经营贷、普惠贷款等业务方面侧重于对贷款需求真实性的调查。“贷后资金如果出现绕道,很多时候都是前期经营真实性调查这一块出了问题,没有实际的经营自然就容易存在信贷资金的违规使用,所以我们更注重前端的准入,后端则按照常规性的方式来做贷后审查。”前述负责人表示。
“在办理经营贷款过程中,我行做实做细贷前调查与合理授信,从严审核借款人经营实体的经营情况,认真评估借款人资金需求的真实性与偿债能力的可靠性,不支持近一年内新购入房产作为抵押物,从源头上确保业务背景真实合规,保证信贷经营稳健合规发展。”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个贷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刘上海表示。
严格准入并不意味着放松贷中、贷后管理。“我们也会在受理时就跟客户强调,有明确的贷款管理要求,譬如放款后6个月内借款人及其配偶、贷款保证人担保人的新增房贷、房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