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及偿二代二期工程相关规定的专题评析:偿付能力监管新规正式出台 偿二代二期工程有序推进
时间:2021-02-02 16:24:13来自:长城证券字号:T  T

要点1:银保监会修订并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

1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修订并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旨在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并以此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管理规定》定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管理规定》

同时废止。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做好《管理规定》的落实工作,进一步防控保险业偿付能力风险,维护好保险消费者利益。

新《管理规定》及时总结吸收了偿二代建设实施的最新成果以及监管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有效提升了偿付能力监管规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点2:扩展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完善基础制度根据偿二代三支柱监管框架体系,修订后的《管理规定》和《征求意见稿》保持一致,将监管指标扩展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三个有机联系的指标。具体来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之比,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之比,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不符合上述任意一条的,均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改进,进一步强化了监管的刚性约束。

要点3:增加对不达标险企的监管措施,根据风险评级实施差异化管理结合偿二代规则,银保监会将通过评估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保险公司总体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其风险综合评级,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并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管理规定》还明确指出,“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将会将其划为重点核查对象。”

“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或严重的C类和D类保险公司,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根据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新监管措施被分类为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根据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具体原因可选择采取的措施,前者为4项,后者为8项。此外还规定了对于采取上述措施后,险企偿付能力未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情况,银保监会还可以采取接管、申请破产等监管措施,以进一步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的刚性约束。

要点4: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提高偿付能力信息透明度《管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备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有效降低公司的控制风险。保险公司还应当通过报送偿付能力报告,开展偿付能力压力测试,按年度滚动编制公司三年资本规划,接受市场监督等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提升内生资本的能力,运用适当的外部资本工具补充资本,保持偿付能力充足、达标。

《管理规定》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资本要求相挂钩,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和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激励和引导保险公司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并且通过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督等方式,提高了险企偿付能力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风险。

要点5:结合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明确偿付能力监管的三支柱框架近日,银保监会对偿二代现行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偿二代二期工程20项监管规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和修订说明,并于在业内征求意见。本次修订对现行17项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3项新的监管规则,即第7号规则《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穿透计量》、第14号规则《资本规划》、第20号规则《劳合社(中国)》,形成偿二代主干技术标准共20个监管规则。

三支柱框架体系的基本确立,提高了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风险针对性和风险覆盖面,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更加科学有效地反映出保险行业的风险变化情况,从而引导企业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和管理手段,提高险企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对于保险行业出现的粗放式经营以及高杠杆投资等等行为也有一定的矫正和平抑作用。

要点6:影响:强化市场监管,提高险企抗风险能力,引导中小险企合规运营

随着偿二代二期工程稳步地推进,以及新《管理规定》的落地,保险业的风险防控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实施过程中,险企对于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等的抵抗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对于大型上市险企而言,其偿付能力较强,在差异化的监管下具有更大的优势。

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合同期限和风险转移的相应管理和监督、对于风险因子的有力调控以及严格的管控措施,将会极大地抑制中小险企经营过程中的不合规现象,如最近的中小险企在健康险和车险运营定价上出现的激进式行为等。这将引导整个保险行业走向更健康、更成熟、更合规的运营模式上去,降低行业整体的运营风险。

估值与投资建议:

《管理规定》将于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