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流动性周报:隔夜利率为何总是上蹿下跳?
时间:2021-01-12 16:13:16来自:光大证券字号:T  T

近年来隔夜利率为何出现“上蹿下跳”。(1)DR007有明确的基准锚,且存在自律机制约束,目标是围绕7天OMO中枢震荡运行,而隔夜利率并没有明确的基准锚,使得其稳定性弱于7天利率;(2)金融去杠杆后,机构同业回购敞口较此前收窄,杠杆率下降。在资金面趋于宽松期,机构融入需求低,利率容易出现下行,而在资金面偏紧时期,资金需求方的“拥挤”程度同样不及之前;(3)“黑天鹅”事件频发扰动金融市场,央行在事件发生后会通过“稳流动性”助力“稳预期”,但流动性分层效应会加剧资金淤积,造成资金淤积于银行间市场并进一步推动DR001的下行;(4)隔夜资金交易规模较大,季节性、“双11”、春节取现、财政收支等市场形势变化容易造成隔夜利率大幅波动;(5)超储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市场流动性维系较为依赖于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资金供需弹性进一步加大,如遇季节性时点或突发性风险事件,容易造成利率的大幅波动;(6)超储利率下调至0.35%放大了隔夜利率波动幅度;(7)DR001的形成主要由“资金大户”(国开行+大型国有银行)决定,其融出规模、意愿直接决定了DR001的走势,银行日间融出主要按照“融出规模=超额备付+当日回款-当日走款”原则开展,若当日NCD缴款规模较大时,银行在确认该笔资金到账前融出较为审慎,其扰动效应就会很明显,进而造成利率的冲高。

本轮隔夜利率“破1”能持续多久。11月信用违约风险发酵下央行“扭转操作”形成的流动性“预期差”,是资金利率反转下行的动力源。根据历史经验和2021春节前后流动性情况,隔夜利率“破1”局面并不可持续,随着1月中旬缴税和取现高峰的来临,预计隔夜利率将逐步脱离“破1”区间,央行也将适度通过OMO投放应对缴税影响,1月中旬3000亿MLF或采取等量或小幅超量续做的方式对冲。在此情况下,可能造成短端资金利率中枢较2020年12月份略有上升,且波动幅度有所提升。

下一阶段市场展望及投资建议。跨年后,债券市场收益率延续下行,尤以短端利率降幅明显,上周1Y品种迎来20bp的降幅,而长端利率在3.15%附近持续震荡,导致期限利差进一步走阔,收益率曲线走出一波“牛陡”。在宏观政策“不急于转向”、央行“扭转操作”呵护下,市场对一季度流动性持相对乐观态度,资金面保持稳定的确定性要相对更高一些,通过配置短债加杠杆来增厚收益要大于增配长债以博取交易性机会。

2021年1月份适逢年初,信贷增长供需两旺,但对公负债端增长也相对稳定,银行体系存贷比未见明显恶化,市场延续了2020年12月末以来的资金端宽松局面,缴税和准备金等因素将在1月下旬产生影响。受益于资金面整体宽松,以利率债为代表的债券配置价值较为突出,前期利率上行所导致的浮亏减少,将刺激配置盘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年终考核结束,银行体系ΔEVE等利率敏感度指标安全边际也较大,配置长端债券的利率风险指标约束有所减弱。综合判断,2021年1月份信贷增长和债券配置均较好。

展望下一阶段,一季度债市面临的市场环境略偏友好,在资金面维持合理充裕的环境下,通过配短加杠杆策略相对占优,曲线陡峭化形态仍将维持(与2019年较为类似)。疫情和冷冬会对经济基本面产生短期扰动,但不改上半年复苏趋势,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录得较好增长仍是大概率事件,长端下行幅度略偏缓慢,利率拐点来临尚需等待,但安全边际较为充足。

风险提示: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进一步收缩,弱资质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压力加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