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1月11日,央行发布2020年10月社融数据。其中,M2同比增速10.5%,人民币贷款增加6663亿元,社融增加14200亿元。
简评
1、M1增速加快,M2-M1剪刀差收窄
截至2020年10月末,M2余额达2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9.1%,增速环比上涨1.0个百分点。M2-M1的剪刀差大幅收窄,10月剪刀差为1.4%,较9月下降1.4pct。
2、社融新增14200亿元,增量回落
10月,社融新增14200亿元,环比少增20572亿元,同比多增5520亿元。10月社融环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贷款放量季节性回落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量减少。从同比数据来看,社融增幅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表内信贷部分新增6488亿元,环比少增12381亿元,同比多增1028亿元。
表外融资合计减少2138亿元,环比少增2165亿元,同比少减206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174亿元,环比少减14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875亿元,环比少减284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89亿元,环比少增2592亿元。
直接融资合计增加3449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多增916和1238亿元。其中信用债融资增加2522亿元,环比多增1110亿元,股票融资增加927亿元,环比少增194亿元。
此外,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规模增加4931亿元,环比少增5185亿元,同比多增3060亿元。
总体来看,10月新增社融回落,一是受9月高基数的原因,表内信贷新增季节性减少,二是地方债在8、9月加大发行力度下基本完成发行额度要求,10月增量回落,三是前三季度信贷投放超预期,信贷需求在四季度回暖,整体信贷投放节奏放缓。
前10月合计社融新增达31.0万亿,信贷新增达16.9万亿元。社融已经完成央行要求全年超30万亿的目标,而信贷数据维持增速下于年底也能达到目标。展望年末,按照M2、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原则,我们认为必要的社融增速预测在12.5%-13.5%之间。若按照13%的增速,预计2020年底,社融存量规模283.98万亿,全年新增32.67万亿。按目前社融的增量来看,预计年末社融增量将比去年同期收紧。
展望明年初,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消退,社融投放速度将回归常态。同时随着向实体经济让利、逆周期调节等政策逐步退出,在信贷需求回暖下信贷投放节奏会较今年减慢。
3、信贷新增6898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增长10月,人民币贷款规模新增6898亿元,环比少增12102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
企业贷款增加2335亿元,环比少增7123亿元,同比多增1073亿元;其中,短期企业贷款减少837亿元,环比少增2111亿元,同比少减341亿元;中长期企业贷款增加4113亿元,环比少增6567亿元,同比多增1897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124亿元,环比少减1508亿元,同比多减1338亿元。
居民贷款增加4331亿元,环比少增5276亿元,同比多增121亿元。其中,短期居民贷款增加272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少增3122和351亿元;中长期居民贷款增加4059亿元,环比少增2303亿元,同比多增472亿元。
此外,非银部门贷款增加382亿元,而上月为净减少201亿元。
从信贷结构来看,10月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长期贷款均同比增量提升,中长期化趋势持续延续。企业端短期贷款净减少主要是受季节性影响,而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下显示企业生产投资活动继续加大,实体经济继续修复,银行也在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实体经济。
居民端来看,短期贷款增量环比同比均减少,10月黄金周在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出游受限,消费并没有报复性增长而偏理性。而中长期居民贷款同比多增,显示零售贷款增量主要落在长期的住房贷款,房企在通过降价手段推动商品房购置需求。预计年末居民贷款在双十一等消费促销下,前期压制的短期贷款需求将会释放,银行端也会在年底加大对于消费类贷款的投放。
4、10月存款减少3971亿元,上月为增加1.58万亿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71亿元,环比净减少19771亿元,同比多减6343亿元。从结构上来看,居民和企业存款均在减少而财政存款及非银存款增多。10月初银行加快推出理财产品承接3季度末到期产品,居民存款流入银行,同时非银金融存款流出情况改善,10月止跌回升,环比净增长。
其中,居民存款减少9569亿元,环比净减少28991亿元;企业存款减少8642亿元,环比净减少18751亿元;财政存款增加9050亿元,环比净增加17367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918亿元,环比净增加6095亿元。
5、投资建议:
从10月的社融和信贷数据来看,在社融已经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和信贷投放按时间进度预期也能达成目标情况下,年底剩下两个月的社融增量预计将大概率收紧。但在消费需求继续修复,年底消费促销的情况下,居民消费贷款需求将在年底释放带动短期贷款提升。而企业信贷投放上随着信贷需求回暖,向实体经济让利、逆周期调节等政策逐步退出,展望明年初信贷投放节奏将会放缓。
对银行股:中长期看好板块估值修复行情,主要是存量风险在逐步出清,净表过程有助于板块估值修复。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