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21年策略:报告拐点已至 静待十年价值重估
时间:2020-11-10 16:06:38来自:兴业证券字号:T  T

进入2020Q3,高频经济及金融数据指向经济处于积极复苏状态,银行经过2季度超季节性的减值计提与处置,环比压力有所减轻,而转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为银行定价后续稳定提供了基础——改善的基本面、边际收紧的货币政策、历史来看极低的估值水平,叠加较为强烈的预期差及极低的持仓水平,目前银行股配置正当时。中期来看,过往三年中国银行业完成了绝大多数隐性不良资产的出清,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我们认为银行板块的估值中枢存在趋势性上移的基础。

中性的货币政策和围绕目前政策目标利率运行的资金价格有利于银行资产端定价的逐步稳定。2020年的货币政策呈现了较为精准的结构性调节及时点把握。展望2021年,国内经济复苏持续但外部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货币政策预计将维持中性并保持灵活性,同时结构性调整持续,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大基建、中小微及制造业发展。

银行业2021年营收、成本端都有同比改善的基础,预计利润增速见底反弹,基本面好转的验证贯穿全年。2021年,银行资产端定价将逐步企稳,1季度按揭重定价效应一次性释放之后,预计Q2息差有望出现向上拐点;负债端的结构性存款清理及表外老理财产品余额的压降,或有利于银行一般性存款保持平稳的付息水平;信用卡及消费信贷市场的回暖,将替代年内代理业务成为中收的稳定器;而随着2020年零售不良的逐步出清以及2021一季度末延期还款付息政策的终了,不良发生率及减值计提水平都有较大概率出现边际改善。

回顾历史,07年至今银行股历经6轮较大的上涨行情。从行情启动逻辑来看,历史银行大上涨行情启动的核心原因均在于市场对经济修复预期发生实质性好转。其中16/02-18/02年行情启动下的宏观环境、银行盈利情况与当前较为相似——经济处于改善同时银行基本面迎来拐点是主要的触发因素。2016年货币宽松下经济复苏预期逐步确立,16年9月不良见顶、基本面进入上行周期,银行板块开启中期上行,并长达一年以上,直至2018年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落地,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作为后周期行业并叠加及2020年特殊的行业背景,2021年银行业表现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推荐标的上,我们仍然坚持从基本面出发寻找标的,从两条主线出发进行选择:长期看好行业龙头的战略/业务领先能力,包括招行、平安、宁波等,当下时点关注股份行及小行中,基本面优秀、估值弹性较大的标的,包括兴业、光大、杭州、成都、常熟等。同时提示关注港股较大基本面预期差及A/H高溢价下,高股息大行(邮储H、农行H、工行H、建行H)的估值修复机会。

风险提示:金融监管超预期推进,息差超预期收窄,资产质量超预期下行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