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召开的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再保险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纵观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都拥有发达的保险、再保险市场。
他介绍,近年来上海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国家首个保险要素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成立,并且顺利发展。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的直保公司、再保公司、自保公司等相继在上海成立。到今年上半年,上海已有两家保险集团、42家保险法人机构、231家保险中介、7家再保险分公司和9家保险资管,形成了中外并存、中外种类齐全、功能丰富、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保险机构体系。
吴清进一步指出,上海对外开放的程度在逐步提高,目前上海已经有25家外资保险机构,数量全国第一,包括劳合社、安联、安盛、美亚、东京等重要的国际保险机构在上海都设立了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中国首家外资再保险法人机构信利再保险在上海开业。保险市场创新持续活跃,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保险行业包括再保险业做了一些相应的创新,例如,上海率先推出了复工复产复市的疫情防护综合保险,推出临港新片区复工防疫的保险等。
吴清表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大危机中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保险和再保险恰恰带来了相对的确定性,再保险作为对保险业的保险尤为重要。
他指出,将继续推动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保险和再保险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范围,加强保险和再保险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再保险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在上海设立保险和再保险机构,完善再保险的产业链,提升再保险市场创新和承保能力;进一步优化再保险的营商环境,加强各类政策制度的保障,形成上海的制度优势,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环境和司法仲裁的环境,不断提高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再保险资源的能力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打造再保险的人才高地,完善上海再保险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全球再保险人才,支持国际化再保险专业人才的培训交流,形成上海再保险市场的智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