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重磅!2020年分类评价自评开启,A类券商提升至50%!股市维稳、抗疫都可加分,声誉风险首次纳入
时间:2020-07-14 16:24:53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在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落地后,券商自评工作也在第一时间开始。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这几天各地证监局开始向辖区内券商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通知》,并附有工作底稿等统计材料。就底稿内容来看,除了按照修订内容对加减分项进行调整外,“证券公司支持引入中长期资金情况”和“支持平稳春节后平稳开市和应对新冠疫情工作情况”两项加分项,也将给不少券商带来意外之喜。

从此次券商自评节奏看,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各家券商需要在7月17日之前报送自评结果。短短一周的时间覆盖大量统计数据,自然需要上下齐动员。北京某大型券商合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公司已成立相关工作组,在底稿下发之前已进行初步测算,目前已对公司前中后十余个部门通知到位,正在加班筹备自评工作。

第一时间下发自评底稿

时间进入2020年的下半年“后疫情时代”,各项工作也在明显提速。

在征求意见结束三周后,7月1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对此前运行三年的2017年版本进行了正式修订。7月10日深夜,中证协也紧随发布了《2019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对证券行业38项经营指标进行排名,其中16项指标适用于今年的分类评价工作。

万事俱备之下,分类评级的第一步——券商自评工作自然不能再拖。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近期各地证监局开始向辖区内券商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通知》,并附有工作底稿等统计材料。

例如,7月11日,北京证监局在第一时间向辖区内券商下发通知,要求各家证券公司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及相关监管要求,认真组织、周密细致地做好分类评价自评工作。

其中,在今年的自评中,母子公司原则上应当合并评价。通知要求,今年分类评价应将投行子公司、资管子公司、经纪子公司及依法设立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子公司有关情况,合并纳入母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底稿进行自评,自评结果报母公司住所地证监局。

此外,通知中还称,证监局将严格按照《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及相关要求,认真复核证券公司自评的评价指标计分情况,重点关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各项业务发展等评价指标,并将严格核实相关信息。“请各公司在填报时务必确保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避免出现漏报、瞒报、错报的问题。”

声誉风险已纳入“全面风险管理项”之下

回顾以往,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尚未修订完成之时,每年券商自评工作底稿的变化,都代表了监管对券商业务的新期盼。而在新规落地后,此前一些“打补丁”的评价分数也被固定下来。

就《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新旧对比来看,除个别条款顺序、文字表述有所调整外,加减分项均有大量调整,包括优化业务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加分、完善持续合规扣分标准等,均已反映在此次的自评底稿中。

就加分项来看,新规对行业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考虑,包括修改财富管理指标、机构客户服务指标等。据券商中国记者近期按照中证协公布的16项指标测算,业内近60家券商均可获得加分。中小券商的加分项主要体现在机构客户服务及交易评价、财务顾问业务、营业部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等项目上。

另外,在今年的加分项中,有两个指标的亮相将带来更多惊喜。首先是“证券公司支持引入中长期资金情况”,这一加分项考核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证券公司需要填写评价期内各月末资管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规模(月末资管产品投资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股票规模)及资管产品的总资产。

在开年疫情影响之下,节后开市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少不了各家券商的助力。在这场硬仗中,表现良好的券商也将获得意外之喜。在此次加分项中,“支持春节后平稳开市和应对新冠疫情工作情况”同样可获得加分。具体而言,券商需要填写两方面的详细内容:一是2月3日和4日两个交易日证券公司自营累计净买入股票金额;二是2月3日至5月29日股票质押合约展期累计金额。

除此之外,在今年分类评价工作中,监管将对证券公司参与新三板业务、服务新三板改革情况进行专项评价;对服务民企纾困、落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等专项监管工作突出的证券公司予以适当加分激励。通知显示,相关评价标准由专家评审会审议后,证监会机构部将在分类评价复核工作中统一调整加分。

在扣分项方面,由于新规加入了附件《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原本的“底稿B”也一分为二。在对新规涉及扣分项目进行修订之外,监管新增B-2表,即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指标自评,涉及自营债券投资总规模、新股发行项目总数量等13个具体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声誉风险管理”一度成为市场热词,但对于最终如何执行尚无定论。在今年的工作底稿中,声誉风险管理也写入B-1的扣分项自评表格当中。

在“全面风险管理”项下,声誉风险管理被描述为: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机制健全并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