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观察|马士基宣布计划复航红海,运价飙升拖累全球外贸业
时间:2023-12-27 18:03:52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红海危机发酵两周有余,苏伊士运河被按下“暂停键”。如今,开始有航商宣布恢复红海-苏伊士运河航道航运。

12月25日,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表示,由于新的多国海事特遣部队将保护船只免受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公司准备恢复通过红海的东西向航线,第一批船舶通行的计划正在制定。但同时,马士基也强调,尽管已采取安全措施,目前该地区的整体风险尚未消除,如安全形势出现变化,其将重新评估,并再次启动改道计划。

红海-苏伊士运河航道是中国和亚洲诸国通向欧洲的主要航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受此影响,亚欧等航线运输市场运价受影响最为显著。12月22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1254.99点,环比增长14.8%,达到今年全年最高点。据报道,截至12月21日,每个40英尺长集装箱均价已经从2400美元上涨至10000美元。

不仅海运运价和集装箱价格面临攀升,自上周以来,国际油价也持续上涨。这些因素都将间接推高货物运输成本,冲击全球供应链。有分析认为,当前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极端情况下,苏伊士运河完全关闭1个月以上;一种是,1个月内在护航情况下大部分船舶正常通行,部分船舶绕航。随着马士基宣布复航红海,市场对于后续的趋势较为乐观。

由于业界认为其他航运巨头大概率跟随马士基的政策,红海危机对供应链扰动可能减弱,航运股股价呈现回落。12月26日,上周涨幅居前的航运股部分震荡下跌,但跌势有所收窄。

红海地区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后续海运运价走向如何?当前海运价格上涨拉升了集装箱商品成本,对全球商品贸易的影响又有多大?

航商重返红海仍是未知数就在马士基宣布重返红海航道的两天前,这家航运巨头预计红海的混乱局面将持续数月。

航运巨头们停航红海已超过一周。随之而来的,是集运市场出现了一股“绕航潮”。12月19日,马士基宣布计划放弃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航路,公司所有航行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商船,全部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之后,多家集装箱航运公司跟随马士基的做法。根据容易船期12月20日的统计,在亚洲至欧洲、北美航线上,已经有超过80个船舶航次确认绕行好望角。

通过红海、亚丁湾的集装箱船急速减少。根据航运及海工研究机构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ResearchServices)的数据,与本月上半月相比,16日至19日抵达亚丁湾的集装箱船总吨位骤降了82%。

因绕航而增加的运输营运成本不容小觑。方正中期研究院海运及商品指数研究总监陈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多家头部班轮公司相继宣布不再通航红海或者取消红海订舱,诸多班轮被迫绕航好望角,将增加3000-3500海里航程,延长10天左右航行时间,船舶周转效率将下降30%左右,大幅消耗运力。

他认为,绕航后,班轮公司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因经营成本上升等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二是船期被打乱,船舶周转效率下降30%,船舶准班率下降,无法更好地服务货主;三是,航行安全遭遇极大挑战,因好望角临近南极,处于印度洋和南极洲两大洋流汇合处,波高达到15-20米,并伴有旋转浪。

据中信期货测算,相较于走苏伊士运河,绕行好望角将导致东亚到欧洲、东亚到地中海的航次时间分别增长26%和51%。黑海到远东及美东到远东的粮食、煤炭等运输时间增长52%至77%,美东LNG/LPG则额外增加52%的通行时间。

班轮公司运营成本增加,再加之因航线频繁调整所造成的有效运力水平降低,短期运价面临迅速飙升。截至目前,中国至欧洲航线运价已经连续大涨五周。

12月22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显示,受红海地区武装袭击的威胁,亚欧等航线运输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综合指数上涨14.8%至1254.99点,当日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线为1497美元/TEU,较上周上涨45.5%,比五周前飙涨111.7%;上海至地中海航线运价为2054美元/标准箱,周环比上涨30.9%,比五周前上涨79.1%。

“其实红海事件爆发之前,各大船公司从11月就开始进行了多轮的上调运价。长期来看,海运运力过剩,且一般情况下第四季度为传统淡季,运价会面临一定压力。但现在的特殊在于,四季度是进行长协谈判签约阶段,又遇红海危机,因此各大船司开始多轮的挺价。”广州期货宏观研究员吴耀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叠加红海危机事件导致运力供应紧张,短期运费上涨有了基本面支撑,而且对于船公司来说,短期运费大涨也符合公司利益。

多重因素下,马士基宣布恢复红海航运的消息一出,市场纷纷猜测其他航运公司是否会跟随复航。由于市场猜测航运巨头大概率会跟随,12月25日,上周涨幅居前的航运股震荡下跌。12月26日航运股跌势有所收窄,国航远洋跌3.1%,宁波远洋、凤凰航运均跌超2%,海通发展、锦江航运、宁波海运、安通控股、海航科技等均跌超1%。

资深期货研究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航运股股价回落表明,市场认为事件驱动为船公司带来增收契机,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但就目前看来,航运公司跟随复航也并非易事。对于它们来说,航道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上海国际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