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8日专讯》政府三隧分流第二阶段分时段收费方案实施,香港公共小巴车主司机协进总会主席张汉华表示,在新安排下,商用车辆不同时段划一收费50元,有8条红色小巴线受影响,每程需加价2至6元不等,大部分加价3元。
张汉华在电台节目上表示,以加价3元、载满16名乘客计算,每程只是多收48元,仅仅弥补到隧道费加幅,强调司机并无从中得益。他又以来往慈云山及湾仔的线路为例,指由于早上繁忙时间,较少乘客由湾仔前往慈云山,小巴几乎要「吉车」返回慈云山载客,因此部分路线车费加幅较大,希望乘客体谅。至于一些与巴士存在竞争的路线就加2元,不敢加太多。
*汽车会:新收费复杂,倡稍后检视成效*
汽车会会长李耀培表示,他今早8时半,经红隧前往湾仔,交通较往日畅顺、可以接受。他说,以往周一过红隧要花6至10分钟,今日就需时约7分钟。他呼吁驾驶人士,最重要是安全驾驶,切勿因为繁忙时段的渐进式收费安排而突然慢驶或加速。他指,驾驶人士理应心里有数,如果想更省钱,应适当选在非繁忙时段出行;若必须在繁忙时段过隧道,就不要计较2元的加减幅度。
李耀培又指,从政府角度,分段收费当然有好处,但对驾驶人士而言,新收费安排较复杂,弹性度不足,不太吸引。他建议政府,花一季至半年检视分段收费的成效,并要投放更多资源,派员监察「易通行」系统,确保收费方面不会有错漏,否则会令驾驶者对系统的信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