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4日专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副理事长兼秘书康拉德.克利福德(ConradClifford)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时表示,香港航空市场复苏步伐一度落后于其他枢纽,但已迅速赶上,主要受惠内地今年初重新开放国际市场,内地航空市场客运量显著增长,香港及亚太区亦受惠。。
IATA上月初大幅上调香港航空客运量预测,预料明年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较原先预期提早3年。IATA认为,应该上调香港展望,协会每年更新展望两次。
*应聚焦发展大湾区市场*
虽然联邦快递(Fedex)将地区总部搬离香港,但克利福德不认同香港失去枢纽地位,又指DHL正扩大香港业务,阿里巴巴等物流供应商亦在港建立设施。他认为,业界应聚焦发展大湾区市场,大湾区多达8700万人,是香港的逾12倍。而内地经济增速快过全球,人口众多,有足够空间容纳多个城市同时发展航空市场。
*面临新飞机供应滞后及人手不足问题*
克利福德指出,香港航空业正面对新飞机供应滞后及人手问题,难以重召疫情期间已转行的人手,重新招聘及训练亦需时,强调全球亦面对同样挑战,但业界不认为问题会长期持续。他指,科技创新及数码化、政府放宽输入人才门槛,均有助解决人手问题,但认为大众夸大了人工智能(AI)及自动化对行业的影响,又相信人类不会被取代。
*供应链需18-24个月恢复至疫前水平*
克利福德表示,即使IATA预料全球航空业今年盈利增至98亿美元,但利润率只得1.2%,相当于平均每名乘客仅2美元,仍需要长时间才能回复至相当利润水平。他指出,疫情期间并无太多航空公司退出市场,主要透过削减航班等度过难关,但受制于供应链问题,新飞机交付速度不够快,部分部件短缺,均导致全球航空运力不足以应付复苏的庞大需求。他预料,供应链需时18至24个月才能完全回复至疫情前水平,期间运力仍将受压。
他又解释,由于亚太区在新冠疫情期间被封锁时间比其他地区长,故为全球航空市场亏损最严重的地区;相反,北美最早开放,以致不论疫前、疫后都是全球最赚钱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