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竞速"助力西江黄金水道提质升级
时间:2023-07-31 17:53:2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在我国西南,珠江流域的西江蜿蜒千里,出云贵、经两广、连接粤港澳,与长江水系遥相呼应。作为与长江航运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之一,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集中了广西90%的内河运量,也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水运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和完善,西江黄金水道综合效应持续释放,干线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连续3年突破1.5亿吨,一度超越三峡枢纽成为全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的船闸。新突破的背后,离不开国有企业长期的投入、建设、运营,尤其是在关键枢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的积极作为。

“明珠”工程点缀西江

地处桂中的广西横州市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产地,有着“中国茉莉之乡”之称,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支流郁江是横州的“母亲河”,滋养着花乡。在郁江横州市段,一艘艘装载着物资的货船有序驶过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方向驶去。

重大水利枢纽项目是内河航运的“明珠”。20世纪60年代,西津水利枢纽一线船闸就已投入使用,其在西江航运史上占据着“一席之位”。“过去一线船闸只能通行1000吨级船舶,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需求。2022年12月,公司参与投资的二线船闸工程建成通航,有效解决西江航运干线碍航瓶颈问题。”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江集团”)副总经理覃仕华说。

据介绍,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点工程,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为新建3000吨单级船闸,项目概算总投资32.99亿元,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西江航运干线实现3000吨级船闸和双线船闸全面贯通,3000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航大湾区。

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是国企大力参与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缩影。覃仕华介绍,自2011年以来,西江集团累计投资180.5亿元,建设了桂平一二线、长洲三四线、鱼梁、那吉、贵港一二线、西津二线、红花二线等一批船闸及枢纽通航工程项目,有效打通了西江碍航瓶颈,西江“一干七支”中的干线航道运输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自郁江而下,立于黔江之上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十分壮观。大藤峡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该项目总投资350多亿元,承担着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多项重任,是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

“近年来,我们高标准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2020年3月大藤峡船闸启动试通航,目前大藤峡船闸已经实现24小时通航,船舶单次过闸时间仅需1个小时左右,效率较运行初期大幅提升。”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勋发介绍,随着大藤峡船闸投运,枢纽上游100公里以内航道被渠化,以往的险滩、礁石没于水下,曾经的“魔鬼航段”成为历史。

今年下半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将迎来主体工程完工。据统计,大藤峡船闸通航3年来,西江干流的航运需求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大藤峡船闸累计过船超7.6万艘,核载总量超1.74亿吨,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还建设了水生态保护“一中心、双鱼道、双增殖站、五人造生境”项目,该项目成为珠江流域最大的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守护着黄金水道的绿色底色。

创新管理提升效能

长洲水利枢纽地处广西梧州市境内,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自2016年投入运行以来,经历过多次洪水,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底部有淤泥不断淤积,对通航条件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年4月,在广西交通运输部门组织下,西江集团开展长洲水利枢纽大规模清淤工作,对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进行清淤疏浚。清淤总工程量约为30.85万立方米,西江集团联合施工单位不断优化施工组织,仅用50天就完成了清淤作业任务,较计划工期提前10天。

“清淤后,长洲船闸过闸船舶实载货量环比往年同期增长17.61%,过闸船舶数量同比往年同期增长19.43%,航道运输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西江集团船闸分公司总经理林宁说,如今,西江航运干线实现了双线船闸全线贯通,计划新建长洲五线船闸以更好满足“水上高速公路”通行需求。

船闸高效调度是畅通西江黄金水道的一大关键。走进广西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调度室,数字化大屏上显示着10多个船闸的实时监控和船闸动态数据,几名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有序调度,透过180°全景玻璃窗,能清晰地看到过闸的船舶络绎不绝。

据介绍,针对西江流域特点,西江集团对船闸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内河船闸统一管理模式,将流域12个梯级19座不同业主船闸纳入联合调度系统。通过建立统一报到、统一调度、统一信息发布、分开运行维护的“三统一分”管理模式,西江流域实现了多级船闸远程集中控制。

统计显示,2023年1至6月,西江流域12个梯级19座联合调度船闸过闸船舶150876艘,同比增长6.94%;过货量17759.33万吨,同比增长10.86%;过闸船舶核载量34100.84万吨,同比增长8.48%。

“近年来,集团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水上ETC’智慧西江系统,往返船舶还实现不停船报闸和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