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端午节后暑运旺季顺势启动,国内周度客流已达19年以来峰值,票价涨幅同步增加。根据flightai数据,2023.6.25-2023.7.1,国内客运总量为1275万人次,环比+9.5%,同比2019年+15%,国内周度客运量已达到19年以来最高值,与2021年五一周(2021.4.30-2021.5.6)客流数据持平。国内周度航班总量为94504架次,环比+2.7%,同比2019年+12%。国际航班总量为6650架次,同比2019年-61%;地区航班总量为1931架次,同比2019年-45%。国内市场平均票价为934元,环比+8.6%,同比2019年+17%。
暑运第一天航班总量疫情以来首次超过19年水平,国际加班同步加速。根据航班管家,暑运第1天(7月1日)全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15151架次(包含国内以及国际地区),恢复至2019年的101.9%,首次突破19年运力总量。国际及地区航班量持续恢复,2023.6.25-2023.7.1期间,周度国际航班量恢复至19年的39%,港澳台航班量恢复至19年的55%,均达到疫情以来最高水平。
旅游需求爆发强势,重视旺季业绩反弹。1)客源结构变化预计暑运将仍保持:从今年五一、端午等旺季数据观察,根据flightai,五一节和端午节客流同比19年分别+13%,+11%,价格同比19年分别+31%,24%。同时从旅客结构观察,根据flightai,以五一期间北上深等出港为例,18-24岁旅客(大学生客)占比减少,而3-17岁以及35-44岁旅客占比均明显增加,亲子游出行需求相对更加旺盛。从热门旅游地区,三亚来看,亲子游增长趋势更加明显,3-12岁旅客占比相较19年提升10pct,与小孩同行乘机旅客占比相较19年增长22.6pct。2)国内远程航线预订同比增长明显,助力航司进一步提升飞机利用率:根据携程统计,暑运热点地区集中在西北、川渝等国内远程旅游航线,其中成都、兰州、昆明、西宁、银川旅客流入/流出比分别达到105%、120%、118%、115%、117%,为目前主要客流流入地区。在今年旅游客源主导航空市场,旺季量价同比明显提升的环境下,暑运旺季航司业绩有望加速修复。
航司飞机利用率已有提升,根据航班管家数据,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暑运第一天飞机利用率已分别达到7.9、8.3、9、9.9小时/日,均突破今年峰值,其中吉祥航空已达到19年同期水平。
投资分析意见:暑运旺季已至国内需求旺盛,叠加国际市场持续恢复,继续强调航空机场板块复苏机会,重点关注受国际市场恢复影响较小,且飞机利用率持续提升的吉祥航空。
推荐中国国航、春秋航空、南方航空;机在国内国际客流量逐步恢复下,机场业绩恢复可期,关注白云机场、美兰空港、海南机场、上海机场。
风险提示:油汇大幅波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安全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