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9月7日晚发布消息称,明确了推进建设“交通强省”的远近期建设发展规划。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表示,到2025年,广东省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客货运输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体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12312”交通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以下为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全文: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2025年广东基本形成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
日前,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接受《南方日报》专访,介绍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布局“十四五”。
今年1—7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约1000亿元,为年计划的76.9%,快于时间进度18.6个百分点。全省完成公路水路货运量约21.1亿吨、客运量约1.7亿人次、港口货物吞吐量约12.3亿吨,均居全国前列,为交通运输行业“十四五”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访谈中李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振奋人心,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号召并指引全体交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扛好新时代广东交通人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交通力量。
以下是专访具体内容:
“十四五”基本实现“12312”交通圈
南方日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广东在“十四五”时期是如何部署的?
李静:“十四五”时期,广东交通运输工作将按照稳中求进、适当超前的原则,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一核一带一区”经济发展格局以及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到2025年,广东省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客货运输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体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12312”交通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打造国际一流综合交通枢纽。结合全省综合交通总体布局,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一流港口,推动现代化铁路枢纽建设和公路枢纽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深圳宝安机场扩建;加快广州南沙、深圳盐田港区建设;加快广州白云站、深圳西丽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枢纽之间的协同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整体运行效率和发展效益。
构建立体互联综合交通网络。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辐射国内外的航空航运网,完善内联外通的干线交通网,构建高效联通的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织密便捷惠民的城乡交通网,形成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网络。
发展高品质运输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链条快速化为导向,着力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推广“出行即服务”理念,加强各种客运方式一体协同发展,优化旅客运输组织,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以降本增效为导向,加强货运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强化货物运输一体化组织,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经济高效的货运支撑;适应客货运输需求特征变化,支持运输企业加快业态模式创新,丰富运输服务体系。
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打造乐广高速、深圳外环高速等智慧公路,广州港、深圳港等智慧港口,京广高铁、京广铁路等智慧铁路,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智慧机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输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智能交通系统。
发展生态友好绿色交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增强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内河港口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北江、西江、珠江干线利用效率,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落实“一超四罚”。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加快LNG动力船舶应用及内河LNG加注码头布局建设。
化解事故发生四要素风险
南方日报:如何保障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
李静:近期,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在交通运输领域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为主线,下大力气化解事故发生的“人、车、路、环境”四要素风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
一是提升道路运输“三类人员”安全意识,化解“人”的风险。组织开发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与教育APP终端系统“安字1号”,抓好道路运输企业法人、企业管理人员、驾驶员“三类人员”教育培训,彻底解决安全监管层层衰减、“最后一公里”难打通的问题。依托“粤考运安”平台,组织全省包括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在内的“两客一危”驾驶员完成安全承诺签名近10万次。采取以考促训等方式,组织全省“两客一危”及城市公交驾驶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