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很多女生的心目中,高跟鞋是最好的成人礼之一。
但现如今,无论是早晚高峰的地铁,还是周末霓虹灯璀璨的街头,踩着高跟鞋的女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穿着平底鞋“走路带风”的女生们。话题#为什么女生不穿高跟鞋了#也因此登上了微博热搜。在评论区中燃次元发现,“累”和“不舒服”成为了女生们抛弃高跟鞋的主要原因。
“不想受罪”是90后女生柒柒抛弃高跟鞋的根本原因,“现在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追公交、挤地铁几乎是‘打工人’的常态,高跟鞋除了影响我的效率,还让我的脚备受折磨。”
95后女生柠萌也曾是高跟鞋的拥趸,如今转投平底鞋怀抱的她直言,自己更多是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以前的时尚博主推荐的是哪个品牌的高跟鞋穿起来更有气场,什么样的高跟鞋更舒适。现在的博主们都在推荐哪个品牌的运动鞋更好穿,怎样的平底鞋适合通勤,平底鞋如何搭出酷帅感。”
和上述两位女生不同,00后女生筱筱从未买过高跟鞋,“一方面我没有穿高跟鞋的场景,另外,现在很多高跟鞋样子有点过于成熟,不太适合我。”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转变,独立、个性、健康、活力成为当下女性追求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女生不愿再忍受高跟鞋带来的疼痛,并意识到,不再需要靠高跟鞋展现所谓的女性魅力和社会价值。
但不管何种原因,高跟鞋不再受女生们的青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直接导致曾经主推高跟鞋的鞋类品牌营收下滑、关店收缩,多家女鞋企业披露的2022年财报也对此进行了佐证。
2022年达芙妮净利润为4310万港元,同比下滑18%;千百度2022年净利润为1478.9万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同比下滑45.92%;红蜻蜓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预计亏损2500万元至3750万元,是近10年来首次亏损。
除此之外,被称作“女鞋第一股”的女鞋企业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公司进行更名并彻底放弃鞋履业务后,彻底转型互联网。
对此,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对燃次元表示,疫情对传统品牌线下渠道有着较大的冲击,加上消费力有所下降,老牌鞋企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此外,原来消费者是穿皮鞋、皮革类产品,但随着用户场景的多样化改变,消费者不只是单纯穿皮鞋和皮革类的产品,品类逐步向多元化发展。而此时,老牌鞋企在线上渠道铺设、多品类年轻化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从而影响其整体业绩表现。”
正如程伟雄所言,疫情因素和消费者对高跟鞋的消费意愿降低等外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跟鞋品牌们的业绩,但解决“内功”不足等问题对于品牌们而言才更加迫在眉睫。
高跟鞋不“香”了?很多女生都有小时候偷穿妈妈高跟鞋的经历,柒柒也不例外,“小的时候特别期待快快长大,然后就可以穿各种好看的高跟鞋了。”柒柒告诉燃次元,一直到上大学,自己和同学都觉得,穿着高跟鞋在办公室“哒哒哒”、走路带风的样子,才是职场OL的完美形象。
也正因如此,柒柒在大二实习前,迫不及待地买了人生第一双高跟鞋,“那是一双带纹路的白色高跟鞋,很便宜,也不是品牌货,但是特别好看。”但那时的柒柒不知道,美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跨越大半个上海,柒柒从青浦区赶去松江区面试,又因为面试的公司地处偏僻,柒柒下了车还要走好长一段路。这对第一次穿高跟鞋的柒柒来说简直就是“酷刑”,强忍着回到宿舍,柒柒才发现一双脚早已伤痕累累,“小脚趾被挤到淤血,脚后跟也磨破皮了。”
之后,柒柒又先后在运动品牌公司、法院和媒体公司实习,她惊讶地发现,职场中的小姐姐们,并不是个个踩着高跟鞋,相反,她们很少穿高跟鞋,“一开始我还有点吃惊,但穿着高跟鞋每天加班加点,挤了一个星期地铁后,我彻底醒悟了。工作已经够累了,真的没必要再给自己的身体附加一份疲惫。”
实习期的“高跟鞋”经历,让柒柒改变自己对职场女性衣着搭配的看法。之后,运动鞋、帆布鞋、老爹鞋、玛丽珍鞋和马丁靴等都成功地跻身到柒柒的鞋柜,唯独没有高跟鞋。
大四毕业,柒柒收拾东西时,那双白色的高跟鞋才重见天日,而垃圾桶成了它最终的归宿,“那双高跟鞋也成了我目前为止买的唯一一双高跟鞋。”
和柒柒因为“遭罪”而抛弃高跟鞋不同,95后女生柠檬告诉燃次元,自己对高跟鞋的态度,更多是受到社交平台传播的时尚风向的影响。
“我上大学的时候,微博上的时尚博主们安利的都是化妆品和高跟鞋,那时候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女生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化妆,之二就是高跟鞋。”柠檬直言,彼时自己有被“高跟鞋是女性的武器”“越精致的女人鞋跟越细”和“穿裙子一定要搭配高跟鞋”等一系列消费主义制造的概念“洗脑。”
柠萌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双高跟鞋是达芙妮的,“我上大学时,离我们学校最近的商场里就开有一家达芙妮店铺,当时鞋子的价格是从99元到299元不等,对大学生还是很友好的。所以,我大学时期好几双凉鞋和高跟鞋都是达芙妮的。”
大学毕业后,柠萌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入职前,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加职场和专业,她特意买了一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