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能建城发总经理4个月时间里,萧睿露面不多。
为数不多的露面,是与中铁置业总经理申凌云进行会谈。能建城发与中铁置业,合作开发深圳宝安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还就上海、广州等地重点项目开发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也就是说,未来能建城发与中铁置业这两家央企,直接合作只增不减。
他们的全面深化合作,有一定原则,即“去化有支撑、周转有效率、收益有保障”的项目筛选原则。
聚焦标的,多是核心城市的热门地块。市场争夺者众多,何不抱团取暖,共同以扩大规模、营收为目标。
这段时间以来,不仅能建城发、中铁置业等实力相当的国资合作不断增多,国资房企选择合作对象,也着重寻找更为稳妥的合作方——地方国企。
譬如越秀地产与久事置业、北京城建等的合作,中海发展与永业集团、上海西岸等的合作,可以拓宽核心城市发展通路,打开资源辐射面,而且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地产周期里,在牌桌上的国央地产商,一边清理与民企的合作项目,一边则开启国资之间“门当户对”的合作模式。
套上“双保险”
21家房企厮杀、54秒报价双封顶,今年8月,深圳宝安A001-0212号地块入市的热闹场景仍历历在目。
作为深圳首例竞“现房销售面积”地块,因位置优越被视为“王炸”地块,不仅吸引了中海、万科、华润、越秀、保利等头部央企,还有天健、粤海等国资也现身争夺,就连防水一哥“东方雨虹”都出现了。
罕见的是,能建城发也在竞争者名单上面。
最终,地块被中铁置业幸运摇中,其以封顶价34.06亿元现售面积3.55万平方米摘得。时隔4个月,该地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项目总平面图已发布,命名为“中铁阅臻府”。
与此同时,中铁置业拉来了能建城发,共同开发这一地块。萧睿与申凌云的座谈交流会上,重点便是谈及中铁阅臻府的合作事宜。
按理说,中铁置业与能建城发地位相当,一个分属中国中铁集团,一个分属中国能建集团,均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16家老牌央企,合作牵线亦属正常。
并且,无论是中铁置业,还是能建城发,均处于扩张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突围。当前市场,央国企的资金优势凸显,急于抢占市场机会。
能建城发是由葛洲坝地产更名而来,未更名之前,葛洲坝地产深陷“地王”困境,业绩起色不大。而去年更名之后,能建城发一度奋进,销售规模183.7亿元,排名79位。
中铁置业也是从这两年开始不断发力,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地拿地积极,销售额上涨不少。今年上半年,中铁置业销售额361.2亿元,同比增长66.9%。
深圳宝安地块体量不大,投资总额也不高,拉来能建城发的原因,或许是看重两者后续在各地项目的合作,以此更快扩大规模。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中铁房地产业务累计新增土地储备3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1%,拿地力度不够。
而能建城发也有提到,将不断巩固与中铁置业的全面合作关系,按照“去化有支撑、周转有效率、收益有保障”的项目筛选原则,围绕“地产股权合作、城市综合开发运营”等方面深化合作。
其中透露,双方还就上海、广州等地重点项目开发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今年,中铁置业拿下了徐汇区田林街道的167-02(N)地块,而能建城发竞得了广州智慧城一地块。
未来,双方的直接合作还会更多。
能建城发与国资之间的合作确实不少。今年6月,能建城发拿下的顺义新城地块,即“璟上兰园”项目,早已拉上了厦门国贸联合开发。
近期,璟上兰园的开发主体北京顺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由能建城发100%持有,现已正式挂牌增资,拟征集投资方数量1个,对应持股比例49%。也就是说,能建城发、厦门国贸各持有璟上兰园51%、49%的股权。
一个现象渐渐明晰,随着核心城市拿地难度加大,央国企之间联合开发也开始增多。实力相当、经验相似的国资,合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例如北京印香山项目,原为海淀四季青地块,今年6月被天恒集团摘得。9月,天恒2023品牌新纪元发布会上,北京天恒正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兴与北京广安置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雷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天恒集团与广安控股,同为北京西城区国资委旗下的国企,都是聚焦于城市更新和古都风貌保护的企业。
稳妥的合作方
市场形势如此,国资房企新进城市布局,也着重寻找更为稳妥的合作方。而地方国企,顺势成为合作开发的最优选之一。
越秀地产北上,进入北京、上海等城市布局,基本以合作方式进行,此前多跟民企合作,而当前,其更多跟央国企合作。
像在上海,越秀地产于2021年首入,当时跟仁恒置地联手,打造越秀仁恒·天樾园和项目。
而去年,其联合保利发展拿下了杨浦区江浦社区R-05地块和嘉定新城马陆南社区JDC1-2301单元23-01、29-01地块,变成与央企合作。
今年在上海,越秀地产则与上海龙头国企久事置业达成战略合作。7月22日,越秀地产表示,与久事置业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涵盖TOD项目开发合作、物业管理、城市更新、综合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