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7日专讯》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时表示,房地产与其他行业一样,无法持续快速增长,在某个时候,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并随之出现一些调整,属自然市场过程。中央已实施三大工程,包括建设大都会配套设施、加速城市改造、增加租赁房屋建设,相信有关措施将推动未来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有信心,亦都乐观。
他表示,人行需要谨慎管理有关过程,避免楼市急剧下滑和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今年已出台不少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长远而言,中国城市化还有很大空间,每年约有10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住房需求将持续显现。由于目前大多数居民居住在中小型房屋,换楼的潜在需求仍然强劲。
*地方政府债务为结构性问题,人行可加强问责*
在债务问题上,张青松指出,中国政府的整体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不过,人行却认为地方政府债务为结构性问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首季,中国政府债务杠杆率为79.4%,低于许多发达经济体。
他称,大部分债务由东部和中部省份政府发行,这些省份的经济规模和增长动力都优于其他省份,反映有很强的偿债能力,人行可以通过加强问责,让有关地区的地方政府能够自行解决债务问题。少数省份可能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但大部分债务都有实体资产支撑。
张青松提到,中央政府已制定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在解决短期问题的同时,著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人行认为,随著定向政策的落实,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逐渐缓解。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基本面不变*
张青松表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有一些担忧,包括经济复苏步伐、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但他并不担心,认为对中国经济长期表现的评价应放在一个长期框架中,如果短期经济指标没有明显偏离长期趋势,人行愿意让市场发挥作用,并在必要时进行政策调整。他又强调,长期而言,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