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河南信阳商铺"返租"纠纷:能否因疫情解除合同?
时间:2023-11-08 17:17:11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曾经千人争抢、一房难求,如今却成了业主心中的“一块疙瘩”。

近日,河南信阳市民王江向第一财经表示,自己2017年购买了信合阳光城(原名“和兴阳光城”)一套商铺,并签订长达12年的合作经营协议,西亚运营负责商铺运营,自己每月收取相应的运营收益。但自2022年收到过两个月收益后,此后再无“入账”,并与相关方陷入长久纠纷中。

与王江处境相似的业主不在少数,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法院一份判决书显示,2017年阳光城一期商业街区以售后返租形式销售,共计销售返租型物业577套。业主一方收不到约定的收益,另一边,项目运营方却正以受疫情影响为由,向相关机构申请解除协议、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有业内法律专家认为,疫情在某个时间段确实可以构成不可抗力,但并不等同于一定可以解除合同。不论是法定解除事由,还是合同约定的解除事由,都有适用问题,不能过度夸大对合同履行的影响、也不能人为缩小。疫情对商业运营的影响,可通过减免租金冲抵,而非必然导致合同解除。

曾经火到“一铺难求”

回想起当初抢房的场景,王江至今仍觉得有些“可笑”。

让他斥资百万购买的这套商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项目原名“和兴阳光城”,最初由西亚和美、亚兴集团等联合打造。西亚和美成立于1992年,是当地有名的百货商超公司,有大型卖场20家,产业还辐射至餐饮、影院、儿童娱乐、房地产等领域,在当地人心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冲着开发方的名声、以及核心地段的地理位置,王江对这个项目动了心。2017年7月16日,和兴阳光城首次开盘,推出商铺607间,单价区间为9000~30000元/平方米。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开盘当天,到场人数过千,共销售567套、销售额10亿,去化率93%,近乎售罄。

对当天的景象,王江记忆犹新。“那天信阳下大雨,我早上六点就去排队,现场人山人海,黑压压跟蚂蚁一样,门口停车场都停满了。”他称,现场还有“黄牛”花20万买摇到号的资格,夸张点说,没关系还买不到房。有人拿着几张银行卡,里边放好意向金,就为提高买中概率。

王江也“上头”了,他全款花120万,买下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商铺,感觉像中了奖。当时,全国房地产市场都处于火热期,各地市场都普遍高涨,楼盘“一天一个价”屡见不鲜。王江买这套房,固然有受整体市场气氛影响,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商业项目“诱人”的返租收益。

所谓“售后返租”,又称售后包租、返租回报、带租约销售。一般而言,“售后返租”模式下,购房者会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同时双方再签订一个返租协议,由开发商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经营管理公司,对整个商业广场进行统一规划招商和经营管理,并向投资者支付租金。

王江买房时,除了商品房买卖合同,也签订了一份《合作经营协议》,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共计12年。其中前三年物业由运营方无偿使用,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需按月向业主支付合作运营收益,同时扣除当期收益的8%作为运营管理服务费。

按上述协议约定,王江从2022年~2055年,每月收益将超八千元,2026年~2028年每月收益超九千元,2029年~2030年每月收益过万,如果最终能全部兑现,相当于返还总房款的92%。本着买房养老增值、获取收益、置办资产的想法,王江签下了这份“高收益”合同。

当时,他内心并非没有担忧,有两件事曾让他心里“打了鼓”。据王江称,自己买这个商铺,从前期宣传直到签订合同,都不知道最终的真实价格,项目方曾短暂公示过便收回,实际上是“一铺一价”。“直到我选到房,签字按上手印,问置业顾问总价到底多少钱,还是让我等电话通知。”

另一个“插曲”是,与王江签署协议的乙方为“西亚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而非买房时冲着去的西亚和美,前者由开发商专门发起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不过,在协议中,西亚和美作为丙方为西亚运营支付收益行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这才让王江稍微放心。

落空的“高额收益”

本以为可以靠这间商铺收租了,但王江没想到,重重波折还在后边。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该项目因股东内部发生纠纷等,停工一年半。经当地政府协调,2019年初,信合集团关联公司河南悦合出面,以股权转让形式受让该项目,同时更名为“信合·阳光城”。

2019年2月2日,信阳市好山水置业有限公司(转让方)、河南悦合(受让方)、和兴阳光置业(项目公司)三方主体,签订和兴阳光置业股权转让协议,最终实现受让方持有项目公司100%股权。

2019年5月29日,和兴阳光置业的原全体股东,将全部股权过户到河南悦合名下,自此西亚运营、和兴阳光置业成为了信合集团旗下公司,信合集团成为了阳光城项目的实际运营主体。

信合集团在当地同样有一定知名度。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创始于1998年,业务涉及投资、地产、商业、医养、教育、工业,旗下拥有90多家经营实体,在职员工4000余名,累计开发50多个项目,开发体量超1000万平方米,共计服务业主近25万,每年1300万商业客流量。

随着项目股东更换,双方也就返租事宜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