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伴随着购房年龄人口逐渐见顶,房地产行业后续增长动力不足。后地产时期,哪些行业会接力地产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极?
日本和韩国购房年龄人口分别于1978年和2000年见顶,此后房地产增速逐步回落,但后地产时期日本与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却有所不同。一是体现在制造业,日本制造业占比回落,韩国制造业占比却上行。原因或在于日韩购房年龄人口见顶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日本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选择将劳动力和资本密集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国内转而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韩国经济起飞时间晚于日本,承接了来自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并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其计算机电子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二是体现在服务业,日本购房年龄人口见顶后的老龄化程度更深,其医疗产业占比提升更多。美国并未出现严格意义上的购房年龄人口见顶,在2008年房地产增速放缓后,美国产业结构持续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在网络和计算机领域从制造向设计转变。
对我国而言,我国购房年龄人口于2012年见顶,当年人均GDP低于日韩见顶时期,老龄化水平和制造业占比与日本基本持平,我国劳动力数量和成本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优势。对于后地产时期的经济增长,一方面,可以继续借鉴韩国的经验,通过承接发达国家高附加值制造业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吸取日本经验与教训,在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逐渐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同时,也要积极跟随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前沿,主动融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此外,未来逐步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亦意味着我国医疗保健产业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开始显现,导致购房年龄人口(25-44岁年龄区间的人口)逐渐见顶,房地产行业后续增长动力不足。在后地产时期,哪些行业会接替地产取得长足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其他国家的经验路径可否揭示一些共性?
一、日本
1.1购房年龄人口与房地产增速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购房年龄人口不断增长,于1978年达到峰值3787万,约占总人口的33%;随后绝对数量缓慢下降,降至总人口的27%左右。1997年,购房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再度增长,于2005年附近第二轮见顶,但本轮反弹始终未及1978年的峰值;经历了短暂的反弹后,购房年龄人口于2006年起开始下行,截至2021年降至不足2800万,占总人口的22%左右。
与购房年龄人口走势相对应,1978年之前[1],日本房地产行业产值高速发展,增速中枢为17.7%。1978年购房年龄人口见顶之后,1979年至1996年房地产增速已明显下了一个台阶,中枢降至7.2%。尽管1997-2004年期间购房年龄人口经历了小幅反弹,但房地产产值增速未有明显起色,在一个更低增速水平的区间长期徘徊,1997年之后增速中枢进一步降至0.88%。
1.2后地产时期的行业结构
购房年龄人口见顶,折射出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以及更深层次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因此,后地产时期的行业结构变迁,一定程度体现的是,各国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以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劳动力成本增加。
于1978年前后,日本经历了第一轮购房年龄人口见顶。观察1978年前后的十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快速收窄,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升。第一二产业中,农林渔业产值占比从70年代的5.6%降至80年代的3.4%,制造业占比从34.9%降至30.7%。制造业中,钢铁、运输设备、纺织、化学占比分别下降0.9个、0.9个、0.8个和0.4个百分点。服务业中,商业服务业占比从2.2%提升至3.7%;个人服务业从6.6%提升至7.6%;此外金融保险、教育、医疗产业的占比亦稳健提升,但幅度相对较小。尽管房地产产值增速已有所放缓,但占比仍相对稳健。
于2005年前后,日本经历了第二轮购房人口见顶。与第一轮见顶类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占比持续收缩,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扩张。第一二产业中,农林渔业产值在1995-2004年占比均值为1.5%,2006-2015年占比进一步降至1.1%;建筑业占比从6.7%降至5.0%;制造业占比从22.2%降至20.3%。制造业中,纺织、电气机械、金属加工、化学分别下降0.3个、0.3个、0.3个和0.2个百分点。服务业中,医疗保健行业明显上行,从5.0%提升至6.7%;专业、科学和技术活动占比从5.3%提升至7.4%;而金融保险占比则有所下降,从5.5%降至4.9%。第二轮见顶前后的十年时间,房地产行业占比有所提升,从1995-2004年的10.7%提升至2006-2015年的12.1%,此阶段房屋租赁业相对停滞,而其他房地产活动产值则有所提升(包括规划设计、经纪代理等活动)。
1.3小结
日本购房年龄人口见顶后,房地产产值增速下降,在GDP中的占比逐渐趋于稳定。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日本凭借在产业链当中的领先位置,开始将劳动和资本密集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导致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占比逐渐萎缩;同时,将本国的劳动人口集中在附加值更高的第三产业中,产业重心转向专业科学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