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完毕,市场重点关注的数据多数有所回调或显示负值。不过11月份密集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及后续政策的落实,也让市场看到了经济趋稳信号。与此同时,欧美通胀在回落,美元加息放缓,人民币汇率回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传来了坦诚沟通与合作的信号。房地产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明年也许是我们值得期待的关键时点。
“房住不炒”背景下,近期出台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与以往有何不同?房地产市场拐点已经到来?多重因素交织,货币政策应如何实施?年内是否还会有降息降准?消费依旧疲软,还有哪些增长点?政策底已经出现了吗?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
滕泰的主要观点:
中国经济处在下行周期尾部
房地产正进入分化调整阶段
当前政策重点是化解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风险化解的政策拐点已形成
多重因素考量国内有继续宽松必要
促消费核心在于提高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意愿
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出现明显拐点
经济处在下行周期尾部
第一财经:我们看到10月份的数据基本上公布完毕了,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关注的数据都出现负增长,10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完全筑底,11月份又有密集的政策出台,这显示国内经济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滕泰:应该说有可能是处于一个经济下行周期的尾部。大家看到消费负增长,几个月以后又是一次负增长,比上个月的话同比增速回落了三个点;出口的话实际上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来,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眼前来看的话,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房地产的话就不用说了,已经连续多少个月房地产投资都是负增长。
所以总体来看的话,不论是从消费的负增长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负增长,20多个月来第一次出现了出口的负增长,都是经济下行周期的尾部风险的重要体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单单靠制造业的增加值或者是基建的投资来支撑,能不能撑得住?那么我想的话,决策部门应该对经济下行周期的尾部风险应该有比较清醒的、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刚才你提到的,咱们连续出台了这么多的政策来应对这些风险的原因所在。
房地产正进入分化调整阶段
当前政策重点是化解系统性风险
第一财经:市场目前最关注的就是房地产利好政策的出台,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主旨还是“房住不炒”,在这个基础上,这次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滕泰:以往的房地产的刺激政策,首先是出现的时代背景不一样,其次它的内容、结构、目标都不一样。其实过去20多年里边,我们有若干次刺激房地产政策。那个时候的话,比如说09年它是全面的刺激,然后利率也在降低。目前来看的话,从背景上来看,中国的房地产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的阶段,其实已经过去了。
经过从2001年开始算,到2021年这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总体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64%。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话,与城镇化相伴随的房地产的大发展阶段其实已经告一段落了,后面进入一个整理、分化甚至调整阶段。所以这种时候再去像过去那个阶段一样大力刺激房地产,已经不现实了,即便是刺激也不会有用。所以后面的话房地产发展的空间必然是越来越小,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了,它所以的话政策的目标也不一样。
在“房住不炒”的这样一个背景下,着力化解系统性风险,判断房地产会不会出现拐点,这个问题就不用回答了,它不再会有拐点了。只是说应该问系统性风险防范住了没有,化解了没有。所以16条也好,2500亿第二支箭发债也好,还有我们后面还有其他政策也好,它的目标就是化解系统性风险。
我认为这些政策一出,房地产可能引发的向金融扩散的系统性风险已经被控制住了。但是它本身的趋势,这个市场的趋势,那么可能还是由经济规律、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规律,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
房地产风险化解的政策拐点已形成
第一财经:所以不是市场新增的一个拐点,是风险化解的拐点?
滕泰:风险化解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后边还要观察,它是市场政策的拐点,房地产的整个市场的趋势大势已定。
多重因素考量国内有继续宽松必要
第一财经:现在有几个我们很关注的点都是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刚才聊到的房地产市场接下来的刺激政策;债券市场目前面临的波动。综合这些原因,现在市场的分歧也很大,接下来的四季度还剩下的这两个月,包括明年年初,您认为降准降息的概率还大吗?
滕泰:我认为当前这个情况下,应该降准降息执行全面的宽松。为什么?因为房地产市场主要防范的不是泡沫,而是下跌的、下行的系统性风险。股市需要防范的现在也不是泡沫,它是有负泡沫,严重低估,你防什么泡沫,所以也应该降准降息。
从人民币汇率来看的话,它主要是跟美元的息差决定的,前一段美元拼命加息,那么美元升值人民币就贬值,但是人民币不光是人民币贬值,英镑也贬值,日元也贬值,它都贬。人民币相对于英镑、欧元、日元来讲并没有贬值。所以从人民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