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连续五年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空间
时间:2022-11-17 17:25:28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深圳,随着“工业上楼”模式不断推广,一幢幢楼层数多达数十层的工业厂房,正重新定义人们对工厂的印象。

11月16日,深圳市“20+8”产业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签约仪式举行。会上,各区政府(新区、合作区管委会)、市属及区属国资平台和国企、金融机构签约,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工业上楼”的任务,全力保障制造业企业扎根深圳发展。

今年,深圳专门出台实施了“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制定了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30条”等政策措施,高标准规划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为进一步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将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米,连续实施5年的进度,向社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把制造业的根基扎得更牢、更稳,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早在2012年,深圳就已经在全国率先探索“工业上楼”的模式。“工业上楼”主要是指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提升楼宇的容积率,建设高度超过24米,或者楼宇楼层数达到6层及以上的工业厂房,重点吸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具有“精密小轻”、高环保、低能耗的特点。近年来,“工业上楼”模式已逐渐成为很多大城市解决工业用地紧张、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有效手段。据悉,“工业上楼”所有项目将落实“三生”“三创”“三平衡”要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生产空间高质、生活空间便利、生态环境优美。以人才为导向,留有足够的高标准厂房,并配有研发办公、居住生活、休闲购物、运动健身、绿化等空间。其次是创新、创业、创投“三创结合”,激发年轻人创新活力,打造创新城区,形成浓厚的草根创业创新氛围,吸引社会资本,孵化大量初创企业。最后是运营与财务、投入与产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个平衡”,实现供给可持续,租金可预期,经验可复制。有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产业市场呈现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二三产用地融合试点探索出新路径,突破规划限制,更好的实现产业园区功能规划;二是制造优先,6月初深圳出台两大重磅政策,20+8产业发展规划和20大先进制造园区空间规划,深圳市力争工业第一城的决心巨大;三是工业上楼,目前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工信局等部门均在积极推进工业上楼相关规范和政策的制定,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优质产业空间,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