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回20年前的旧居是什么体验?本期委托人熊阿姨告诉我们,本以为能在这里找回往昔的生活记忆,把儿子的成长故事讲给孙子听。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采光差、不通风
?墙面漏水,房间受潮
?户型老旧、装修过时
20年前自己设计的家,现在却毛病一堆。考虑到学区房的“天然优势”和自己的怀旧情结,熊阿姨还是决定担起重任,来一次旧房大翻新——方便小孙子两年后就近入学,也让儿子一家三口住回“新家”;而且这一次,不想再走弯路的她决定请设计师来帮忙。
房屋诊断报告
上海浦东-65㎡-3室1厅-改造预算15万
01居住难题★★★★★
①.进门过道太窄,没玄关,换鞋也没个扶手,很不方便;
②.老公房的常见户型,房间大,客餐厅小,采光也不好,住起来很压抑;
③.北房间外墙防水没做好,严重受潮、霉味很重;
④.零散地做了很多收纳柜,但是尺寸不合适,拿取不方便,还占空间。
02业主心愿
#采光#收纳#大厨房#和孩子的娱乐互动空间
采光、通风和收纳,是本次改造的重头戏,究竟哪两位设计师敢接受挑战,在老房子创造新家的记忆?
最终,设计师崔强凭借「功能分区」的小户型放大法和21㎡超大互动区征服了熊阿姨一家。旧居如何换新颜?一起看看吧~
获选方案功能分明,小户型的高效利用法
小户型改造,提升空间利用率的一大法宝就是「功能分区」,把生活中联系最多的场景集中起来,通过紧凑布局,高效利用空间。根据熊女士儿子一家三口的生活习惯,设计师崔强在这个65㎡的小家分出了互动区、清洁收纳区和休息区域。
△设计师改造方案△
01打通客-餐-厨,21㎡超宽敞活动区
这个家将来是熊女士儿子一家三口常住,对于他们想要的大厨房、大餐厅和大客厅,单独扩容难以实现,设计师便打通空间,创造视觉上的通透感。先是将厨房门洞改向餐厅,再拆掉客厅原本的柜子,形成L形客-餐-厨路线,一下收获21㎡超宽敞的活动空间。
餐厨之间用玻璃三移门隔断,南北两侧采光交汇,餐厅立刻明亮起来,再大面积运用浅色地砖,让光的漫反射整体提升了客餐厅的亮度。让熊阿姨颇感苦恼的采光问题瞬间得到了解决。
餐厅窗下做了一排西厨吧台,又将双开门冰箱从厨房移出来,厨房的功能得以延伸,餐厨一体,面积和收纳都扩大不止一倍。
拆掉柜体扩空间后,从客厅沙发看向餐厅,足足6米的进深让小家也有通透的互动区。原本的客厅被多扇门分割,没有完整的电视墙,设计师则用一扇次卧隐形门巧妙化解了这个难题。客餐厅间没有隔断,却通过木饰面和乳胶漆的材质碰撞得以区分。
除了L形沙发和圆桌,客厅没有过多的元素。设计师说,亲子互动的空间要尽可能大,至于收纳或其他功能,就交给别的空间来实现。
02清洁收纳,从进门第一步做起
从玄关、走廊到卫生间,清洁收纳区的布局设计紧凑又“五脏俱全”。
厨房门洞改向时,设计师特意留了一部分厨房面积给玄关,嵌入110cm宽×50cm深的收纳柜,承载着客厅大部分收纳,还消除了进门正对厨房门的尴尬。
进门右侧依次是玄关柜、台盆和洗烘机。功能区这样布置,自然地将走廊内推50cm,主卧-北房间之间空气对流,熊阿姨想要的“南北通”终于实现了。干区和家务区外置,帮助小朋友养成进门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从进门第一步做起。
搬掉大家电和台盆后,卫生间的布局简单了许多,能靠“借”面积增加许多细节收纳。比如马桶旁和淋浴区,借墙做壁龛,纸巾和清洁品都随手可拿。马桶对面,用S形墙体向厨房借了80cm宽的柜体空间,脏衣篓和纸品收纳都安排上。
想到家里有小孩,崔设计师还在卫生间加了一台壁挂式洗衣机,小宝的衣服单独洗,高温煮洗加强消毒,干净又省心。
03多功能休息区,杂物藏到柜子里
主卧的色调柔和淡雅,皮粉色墙面比纯白更温馨。床头的梳妆台满足了熊女士的愿望,收纳盒归整有序,每天还能能收拾得美美的出门。
除了衣柜,设计师还在阳台做了高柜,不仅拉平阳台承重的耳朵墙,延长了视线,还给换季被褥和厚衣服预留了更大的储藏空间。
儿童房面积有限,孩子对于自己房间的又有很多想象,冲突之下,设计师决定从立体墙面下功夫。
除了定制整墙衣柜外,设计师还在窗下做了定制书桌,延展到窗两侧的展示柜;透过灰玻,小宝的乐高和手办都在各自的“展台”上闪耀。床尾的墙面则做成了涂鸦墙,给小宝充分展示想象力的空间。
北卧室采光特别好,平时是个透亮的书房兼储藏室,夫妻二人可以在这里安静地办公,或是独处。但如果熊阿姨夫妇偶尔来帮忙带孙子,需要留宿,角落的沙发又可以展开做双人床,一家人一起过个周末,享受难得的幸福时光。
叠加休闲、收纳和客卧3重功能,北卧室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多功能房。
按需排布居住功能,65㎡三居室得到高效利用,互动区、清洁区和休息区一样不落,也住得宽敞舒服。
方案二巧换空间,功能3倍加乘
1.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