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信用保卫战
时间:2021-11-09 17:14:29来自:乐居财经字号:T  T

闽系房企老板们喜欢抱团,不仅经常组局线下闭门会议,还有自己所属的微信群。11月8日,网传融信中国董事长欧宗洪在群里发了一段言论,呼吁国家帮助民营地产企业渡过难关。

虽然融信方在傍晚立即辟谣,声称此段长文出自一位香港投资人,但这番言论还是引起了不少地产人的共鸣。从7月到11月,短短4个月时间,数家top级房企接连爆雷,地产形势从未像眼前这般严峻。

暴雷背后,真正击碎的是信心。

正如那段文字所言:蓝光恒大等个别房企暴雷波及行业,境外对地产企业及行业评级下调、二级市场纷纷股债双杀;新力花样年躺平,拉暴美元债市场,美元债市场不仅失去融资功能而且变为暴雷引线,境外风险传导蔓延至境内,境内融资全面收缩。

在美元债发行和再融资窗口短期内难有明显恢复的背景下,一批民营房企不得不打起一场信用“保卫战”,重建行业信心。例如,提前回购美元债,诚实与资本市场公开企业真实近况,回购增持自家股份,确保按时保质交楼等等。

更为甚者,如阳光城老板林腾蛟赌上全部身家性命下场进行实控人全额担保,希望能够寻求投资人的理解和信心。

这份诚意很有分量,继而好消息接踵而来。11月5日,阳光城一笔6.365亿元“18阳光04”展期12个月的兑付方案,在2021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获得通过;一笔“20华济建筑ABN001”展期议案获90%投资人同意通过。

信心比黄金重要。这些积极正向的举动,能让境内外投资者们感受到,虽然一些开发商因为暴雷而“躺平”,但更多房企在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信用羽毛。

集体提前还钱

房地产融资多样,但美元债不失为一种重要方式,它或多或少为房企发展提供一些资金动力。可如今,美元债正从“救命稻草”变为“洪水猛兽”,弄得开发商胆战心惊。

10月4日,花样年约2.06亿美元的未偿还票据已到期且未付款,构成实质性违约。该次违约被认为击碎了市场信心的最后一道防线。花样年“躺平”后,新力控股、当代置业也相继披露了其信用风险事件。

10月19日,新力控股确认其未能偿还于10月18日到期的2.5亿美元离岸高级无抵押票据的本息;紧接着10月底,当代置业一笔2021年10月25日到期的12.85%利率美元票据,本金及应付利息的还款安排,未能于当日达成。

祸不单行,受部分房企债务逾期影响,20余家房企海外评级或展望受到评级机构下调。与此同时,也牵连其他开发商出现美元债较大波动,例如佳兆业、阳光城也有多笔美元债遭遇了同样的急挫。

群体性下跌,体现出市场对房企信用风险的担忧不断加重,定价提前反映了房企的潜在违约风险。换言之,当一家企业的债务价格打折,说明资本市场开始看空这家公司,其风险也会随之骤增。

地产美元债是蜜糖还是砒霜,是房企不得不重新审视的问题。然而,如何修复出现裂纹的信用,则是摆在当下房企眼前的头等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房企偿还美元债时,多采用“借新还旧”的方式。但违约事件频发后,发不出债才是最棘手的问题,自然而然“借新还旧”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解决信用危机,最好的证明还是自身资金稳定。由此,一场浩浩汤汤的地产美元债回购潮推向了台前。

与此前的单打独斗不同的是,在这一轮房企回购美元债大潮中,房企颇具“抱团”之势。

据乐居财经不完全统计,自10月份以来,包括旭辉、融信、正荣、银城、佳源、龙光、中梁、弘阳、建业、新城等在内的房企均开启回购美元债。再将时间线拉长,下半年以来,房企陆续回购超100次,向市场释放释放出保兑付的信号。

不过,在这一波地产美元债回购潮中,多以民营房企为主,央企、国企房企罕见;另一方面,房企回购单笔回购金额较小,一般为100万美元-800万美元不等,且出现高频率回购的特征。例如,正荣在10月份进行3次回购,每笔金额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不等,回购金额累计达3950万美元。

当然,也有大手笔回购美元债的开发商。例如,新城控股于11月7日晚间公告,计划提前赎回2021年12月16日到期的3.5亿美元债券。次日,11月8日新城控股开盘大涨,最大涨幅超过5%。

综合看来,房企集中回购美元债,一方面可以缓解短期内债务到期带来的压力以及逾期风险;另一方面,可彰显自身资金充实,维护房企信用,提振市场信心。

地产债陆续暴雷,也引发了监管层关注。10月25日,国家外管局上海分局召开会议,对房企境外债到期情况进行摸排。多家房企人士表示,此番排摸的目的是要掌握是否存在违约风险,同时强调这并不是新出台的规定和要求,仅为定期摸排,更新信息。

“护盘”大法

一方面,房企回购美元债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不乏房企老板开启“护盘”大法,频频回购、增持股份。

眼下,地产股跌跌不休,此举也给正处在低谷中的自家股票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在增持方式上,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常规的控股股东、股东、董监高增持外,还有公司通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甚至高管亲属进行增持。

据乐居财经不完全统计,9月份以来,地产圈至少发生了超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