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观念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时间:2023-05-04 19:32:22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电力作为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电力行业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能源电力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形成以电为核心,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坚实保障。

促进用能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协调发展,探索三个市场间的协同运行机制,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合理收益,支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经济发展。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必将在整合优化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能源科技创新领域,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新产业,打造新能源、新型储能、氢能、智能配电网等多个万亿级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这是对能源电力发展提出的新指引和新要求,也是下一步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能源电力行业只有充分认识当前转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领会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大意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一、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发展面临新形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多种超预期、难预料的因素相互叠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提出了新要求。

(一)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加剧,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能源市场被割裂,国际合作“阵营化”趋势增强,天然气价格飙升,欧洲电价暴涨,煤炭等传统能源成为保证电力供应的重要选择。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力需求总量同比增长2%,燃煤发电量增加1.5%,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导致发电成本大幅上升,煤炭需求量达到历史新高。

2022年,我国进口煤炭价格同比上涨22.2%;国内LNG全年均价6354元/吨,同比上涨28%;火力发电企业燃料成本大幅上涨。国际能源市场变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种渠道传导至我国,对我国能源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因此,确保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当前能源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

(二)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电力安全保障任务艰巨

随着各行业电气化进程加快,非传统电力负荷快速发展,波动性和敏感性增强。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7.6亿千瓦,占比接近30%,但未能形成电力供应的可靠替代。同时,沙戈荒等新能源基地加快开发,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电源占比大幅增加,但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缺乏统筹,电力系统支撑性电源占比相应降低、调峰资源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加剧,调节压力明显增大。

从系统外部看,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更加多维: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干扰日益增加;电力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渐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化改革深层次问题有待破解,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我国电力市场主体有待继续培育,市场体系和机制建设正在推进,但是各省级市场建设进度不一,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的功能还不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需求。电力市场和绿证交易及碳市场、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省间市场和省内市场的衔接不够,评估监管体系相对滞后。保障电力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市场环境还有待完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保障。

现行电力市场对新能源的适应性不足,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新能源发电量比例不高,仅占全国新能源发电量的20%。燃煤发电的容量价值、灵活调节价值尚未得到合理体现,辅助服务成本有待疏导。

(四)新型电力系统新问题待破解,新型能源体系提出新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具有“绿色低碳、柔性灵活、互动融合、智能高效、安全稳定”的显著特征,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将发生革命性变化:电源结构由可控连续出力的煤电装机占主导,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转变;电网形态由单向逐级输电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的能源互联网转变;负荷由传统的刚性、纯消费型负荷,向柔性、生产与消费兼具的“产消者”转变;储能由原来主要作为电网少量调节手段,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转变。新型电力系统的上述变化使得电力平衡保障难度、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同步加大,不少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前沿技术亟待突破。

电力作为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电力行业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能源电力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形成以电为核心,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