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8日19时,《熊出没·逆转时空》累计票房突破18.45亿元。这一数据超越《长安三万里》来到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二。至此,该票房榜前十,《熊出没》系列占据三席,电影票房累计超过75亿元。
2014年贺岁档推出第一部院线电影,2017年闯入春节档,连续三年撼动档期头部电影地位,那些从未留意《熊出没》的观众,也开始正视它的存在。与真人电影相比,《熊出没》在舆论场上并不占优势,往往依靠坚挺的上座率,为自己扳回一城。今年春节档,《熊出没·逆转时空》延续档期第三的成绩,上座率和场均人次均位列第一。
《熊出没》系列电影十年历程,同样也是中国动画产业兴起的十年。其间,动画技术革新和喷薄的创意,催生了若干爆款,但大浪淘沙,亏损、倒闭者也不在少数。原创动画的路,从来都很艰难。
《熊出没·逆转时空》出品人尚琳琳深度参与这一动画IP的孵化和创制工作,她也是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下称“方特动漫”)董事长。近日,第一财经专访尚琳琳,解析《熊出没》何以生存,如何成长。
从电视动画到院线电影
即便从未看过《熊出没》,也不会对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名字感到陌生。早在《熊出没》系列电影问世之前,这一动画系列片已通过电视荧屏走进万千家庭。
2012年,这个以东北森林和自然环保为背景,讲述两头熊为守护家园与伐木工展开对决的搞笑动画,迅速风靡全国,俘获大批儿童观众。今年20岁的吴香林告诉第一财经,当时互联网娱乐产品还不像今天这样丰富,她每天蹲守少儿频道看《熊出没》,“它很会拿捏我这样的小孩子”。
电视系列片火爆,让主创团队萌生拍动画电影的想法。不过,当时动画电影的整体票房很低,国产动画表现远逊于国际动画。“动画电影票房能上亿都是了不起的事情。”尚琳琳说,这让他们有些犹豫。
《熊出没》动画片收视率表现出色,央视少儿频道邀请方特动漫为春节假期定制一部贺岁片,2013年2月,《熊出没之过年》播出。这部片长60分钟的电视电影在少儿频道获得了3.85%的收视率,刷新了频道收视纪录,给主创团队带来了信心。在电影评分网站上,先后推出的《过年》和《年货》两部电视电影也获得了较高评价。
2014年,《熊出没》第一部院线电影在春节前两周上映,拿到2.47亿元票房,刷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4》在2012年创造的1.67亿元票房纪录,成为首部破2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这一成绩放在当时的动画电影序列,也仅次于《功夫熊猫2》和《冰川时代4》。
从一集13分钟的短片,到60分钟的电视电影,再到90分钟的院线电影,《熊出没》的影响力并非一蹴而就。推出第一部院线电影的时候,尚琳琳也没有想过这个系列能走十年,“说实话,当时真的是走一步,算一步。第一部票房成绩出来之后,才火急火燎地想下一部该做什么,观众的喜爱确实让我们有了一些信心。”第一部和第二部获得不错的市场反馈后,每年一部的规划提上日程。
2017年,方特动漫形成了团队并行的运作方式,即两到三个团队同时创作,保证每年有一部电影问世,且每部作品拥有两年半到三年的创作周期,以满足观众逐渐提升的审美趣味。团队化的创作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作品质量在优良线以上,不依赖导演或编剧的个人意志,智囊团里的所有人都可以提意见。尚琳琳觉得,方特动漫的优势在于关注市场,“每一部都会做市场调研,关注和听取观众反馈,复盘哪里做得不好,下一部才可以做得更好”。
正是这一年,《熊出没》系列第四部闯入春节档,累计票房达到了5.22亿元,创下系列纪录。
当时的《熊出没》还不足以与头部影片抗衡,位列档期第五,票房占比为8.2%。从2022年开始,《熊出没》发起对第一梯队的挑战,分别超越了《四海》《狙击手》《无名》《交换人生》等真人电影,被认为是春节档“分水岭”。今年,《熊出没·逆转时空》档期内票房占比较去年进一步提升来到17.4%。十年间,《熊出没》电影以一年一部的频率产出,合家欢的定位,使得它成为许多家庭观影人群的春节档首选。
谁在为《熊出没》买单
从少儿动画片起步,很长一段时间,《熊出没》在另一群观众心中的印象始终是低幼的。影评人复盘春节档表现,《熊出没》往往不在视野之中。尚琳琳刷短视频,经常看到有博主宣称自己看了春节档所有影片,“《熊出没》从来都是那几部之外的”。
这几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那帮早年看《熊出没》的孩子长大了,几年前,还会有人说,我20岁了,还爱看《熊出没》,这正常吗?还有说,是不是要借个孩子去看,好像作为成年人去影院看《熊出没》是一件不太好意思的事情。这几年会看到,有人说,我30了,还爱看。至少他们可以理直气壮说出自己的喜欢。”
第一财经采访了数位《熊出没》粉丝,年龄跨度从6岁至46岁,发现不同年龄层的粉丝对这一动画IP的需求各不相同。比如少儿观众更多提到“欢乐”和“搞笑”,看得开心是他们较为普遍的感受。对那些伴随系列一同成长,如今步入大学的粉丝而言,情怀和回忆是他们追看《熊出没》数年的重要原因。
吴香林每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