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场次演出、206亿电影票房、18亿人次出游……新华网三评暑期三大"热"
时间:2023-09-04 17:15:01来自:新华社(新媒体)字号:T  T

“暑期文旅消费热”系列网评之一:

【3.7万场次演出,为暑期消费再添“一把火”】

3.7万!这是灯塔专业版统计的今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0日)的演出场次。

有人说,这个暑期遍地都是演出。的确,疫情期间一度沉寂的舞台,在今夏被重新点燃。现场浓厚的氛围,激动不已的心情,让观众们直呼“过瘾”。

观众们嗨了,城市也随之沸腾了。这几年,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跟着演出去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随着跨城看演出的人数不断增加,演出市场的带动作用也日益凸显。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每逢大型演出举办在即,举办地方圆几公里的酒店住宿供不应求。很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会选择在举办城市停留一段时间,参观特色景点,体验风土人情。一场场演出掀起的热浪,从场内延续到场外,带旺了住宿、餐饮、交通、展览等多个行业的消费,拉动了举办城市的文旅收入。

从长远看,演出市场不仅仅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发展注入动力。通过举办演出,吸引观众线下打卡,可以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后续吸引游客、招揽投资打下基础。正因为这样,不少地方瞄准了其中的商机,加大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各类演出的支持力度。

这种支持,也要具体到每场演出、每个环节,拿出周到细致的服务、万无一失的保障。把服务做到位、把安全保障好,才能让演出圆满,让观众满意,继而愿意留下来、游玩一番,而这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和治理效能。呵护好观众的观演热情,也是在传递城市的温度和诚意,说到底是一场“双向奔赴”。

演出火了,但火的不止演出。火爆的演出市场,为暑期消费再添“一把火”。期待演出市场继续火下去,让观众更“嗨”,让城市人气更“旺”。

“暑期文旅消费热”系列网评之二:

【206亿票房,看到的不只是电影】

今年暑期档,堪称“史上最强”。

国家电影局9月1日发布统计数据,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我国电影暑期档票房达206.19亿元,观影人次为5.05亿。这是我国暑期档票房首次突破200亿元,创造了新的暑期档票房纪录。

同日,灯塔研究院联合新华网发布《长风破浪,势不可挡——2023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从市场大盘、用户画像、竞争格局、重点影片、城市影院等五大维度进行复盘分析。从分析报告看,暑期档表现强劲,三个“多”让人们对电影市场后续的表现充满期待。

第一个“多”,是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多了。据统计,2023年暑期档观影人次5.05亿,场次3461万,均刷新了暑期档记录。另外,档期内人均观影1.78次,观影超过两次的用户占比基本恢复到2019年前水平。

第二个“多”,是好电影越来越多了。社交平台上有一条热搜话题“暑期档看不过来了”,可见一斑。今年暑期档不仅影片数量多,质量也过硬。其中,票房破亿新片21部,破30亿元的影片首次超过2部,票房前5名均破15亿元,5部影片在购票平台“淘票票”上的评分都超9分。影片你追我赶,全面开花,共同成就了“史上最强”。

第三个“多”,是影片的类型和题材更多元了。不同于往年暑期档偏向一片独大,今年的暑期档可谓百花齐放。既有年轻人爱看的“青春”和“新潮”,也有成熟人群偏爱的经典IP和动画。整个暑期档,犯罪、动作、悬疑、动画、冒险、喜剧、科幻、历史等题材,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让观众由衷感慨“今年暑期电影市场每周都有新看头”。多样化的选择,释放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也释放了票房潜力。

今年夏天,中国消费市场活力激荡。暑期档电影的三个“多”,为火热的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展现了文旅消费的人气。

三个“多”,也让人们看到了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有可为的中国电影市场,以及下一步如何“好上加好”的启示,那就是——遵照市场规律,供给优质产品,给予充分选择,而结果就是“你不放弃,我不抛弃。”

“暑期文旅消费热”系列网评之三:

【18亿人次出游,游玩“花式”不妨再多些】

进入九月,“暑期游”收官,作为综合性产业的旅游业,给相关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强劲的消费增长信号。

——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多了。18.39亿人次、1.21万亿元,这是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最新的统计。

——可玩的“花式”多了。堪称“暑期顶流”的亲子游、研学游,“共赴山海”的毕业游、避暑游、海岛游、康养游等,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甚至,尾波冲浪、山地自行车、橄榄球这些小众的文旅项目都开始火热“出圈”。

如何看两组消费增长信号释放的信息?

这是国内文旅市场“新需求”的加速释放。

如果把18.39亿人次的出游人群的大数据画像再拆细一点看,学生客群和亲子客群全面回归。

面对人们积蓄已久的出游热情和出行人群的新变化,今年文旅产业链条各环节,纷纷放出“大招”、亮出“绝活”抢抓机遇。

这是文旅产品“新供给”的不断优化。

文化味浓、玩法新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