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戏剧剧本?中国戏剧家协会日前集结数十位历届曹禺剧本奖获奖剧作家成立“戏剧文学讲师团”。第一期在宁夏的活动中,讲师们为全国青年剧作者分享创作“秘籍”——
坚守心灵和品格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剧作者必须考虑如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避免题材和剧目的简单化和重复化问题。
——曾学文(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获奖作品:歌仔戏《邵江海》、高甲戏《阿搭嫂》《大稻埕》)
剧作者应时时记住:离金钱很远的地方有心灵,离权力很远的地方有节操,离世俗很远的地方有品格,要坚守我们的心灵、节操和品格。
——姜朝皋(江西省剧协原名誉副主席,获奖作品:京剧《贵人遗香》)
批评也是生产力。《剧本》月刊一位让人敬重的主编曾经对我说:“你现在浮躁了,不要再写了,停下来,多读书。”
——贾璐(河南省濮阳市戏剧创作研究室原主任,获奖作品:京剧《曹操父子》、晋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躬身生活,扎根人民
躬身生活,扎根人民,是戏剧创作的根本途径。因为生活永远不会重复,戏剧永远是生活对作者的震颤,也永远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层开掘。
——孙德民(原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获奖作品:话剧《圣旅》《雾蒙山》)
戏剧创作要寻找生活的本真,撕掉生活表象的伪装,扒开肌理见筋骨,去发现和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体现人生的真实处境,从而到达前所未有的未知之境。
——喻荣军(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获奖作品:话剧《老大》《家客》)
剧作者要脚踏大地、不断行走,用双脚丈量山山水水,让在行走中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在心里落地、生根、开花,接受这片山水的滋养才能孕育出一部成熟的作品。
——李冰(湖北省剧协副主席,获奖作品:儿童剧《春雨沙沙》、话剧《海底捞月》)
“捷径”就是苦练
剧本创作的“捷径”就是苦练,写了撕、撕了写,“一万小时定律”是打不破的。
——王宝社(北京剧协副主席,获奖作品:话剧《三湾,那一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写好剧本,就要大量阅读剧目。《剧本》月刊提供了无数当代的优质剧本,其中一些作品我看了至少十次,一些作品我都会背。
——陈欣欣(福建京剧院编剧,获奖作品:京剧《山花》、闽剧《生命》)
要坚持戏剧之本的戏剧性,即戏份重不重、有没有戏味、有没有戏趣。不是所有主旋律题材都可以写成戏,但一些主旋律题材是可以写出戏剧性来的。
——刘桂成(山东省剧协原副主席,获奖作品:京剧《春秋霸主》、豫剧《大明贤后》)
【新闻链接】曹禺剧本奖
曹禺剧本奖(前身为1980年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戏剧剧本创作专业奖项,也是中国戏剧领域专为剧作家设立的国家级奖项,目前已评出获奖作品420部、获奖剧作家4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