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惨败背后:碎裂的DC电影宇宙
时间:2023-07-03 16:41:27来自:中国经营网字号:T  T

《闪电侠》或许是2023年6月份最“惨”的一部电影。据外媒报道,该片成本近3亿美元。但上映两周后,全球票房依然没能突破3亿美元;在中国内地,其票房仅有1.76亿元,排片占比目前已滑落至5%以下。按照“票房大于等于三倍于成本才能回本”的行业规律来衡量,《闪电侠》可谓惨败。

导致《闪电侠》票房惨淡的原因并非该片的内容质量不过关。事实上,无论国内的豆瓣还是国外的IMDb,给出的分数都在7分以上,表明这是一部相对上乘的作品。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了大量DC(DetectiveComics,即侦探漫画)电影方面的资料,并采访了多位院线人士,获知原因如下:第一,“闪电侠”作为DC中一个二线角色,本身就缺乏如“超人”“蝙蝠侠”等一线角色的影响力;第二,《闪电侠》作为十年前规划的DC电影宇宙中的一部作品,但作为DC影业的实际掌控者,华纳兄弟对于DC电影宇宙的打造比较失败,特别是主创团队的不稳定使作品风格乃至剧情逻辑混乱;第三,相比另一超级英雄(以下简称“超英”)IP漫威,DC在过去十年的产量较少,难以对许多影迷、DC粉丝和广大路人观众形成黏性;第四,该片上映前已传出《闪电侠》之后华纳兄弟将重启DC电影宇宙,因此在部分观众心里留下该片与重启后的DC电影宇宙没有较强剧情关联的标签;第五,影片“闪电侠”一角的饰演者埃兹拉·米勒在影片上映前不断被曝出的暴力袭击、入室盗窃等丑闻影响了票房表现;第六,超级英雄(以下简称“超英”)题材电影正进入审美疲劳带来的衰退期;第七,《闪电侠》上映所处的暑期档,竞争力较强的影片数量多且上映密集,竞争压力较大。

欲在漫威之外另辟蹊径

对于《闪电侠》的票房失利,不得不提到DC电影宇宙。

DC与漫威是美国两大漫画巨头,且都创立了各自的超级英雄体系,如“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小丑”“闪电侠”等人物IP均出自DC。1969年,DC被华纳兄弟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在与漫威的竞争中,DC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上风,特别是漫威在上世纪为了生存不得不将旗下的“X战警”“蜘蛛侠”等知名IP卖给20世纪福克斯、索尼。2008年,漫威将“身家性命”押注在二线角色“钢铁侠”上,推出后者的单体电影,最终大获成功。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漫威在此前的窘境。

相比之下,DC则衣食无忧。同样是在2008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三部曲”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在商业和艺术性上都得到了很高赞誉,还把此前并不如“蝙蝠侠”IP火爆的“小丑”推到聚光灯下,光环一度超过了真正的主角。

但形势很快发生逆转。漫威在2010年趁热打铁,并保质保量地安排了续集,并在随后的2011年推出了《雷神》和《美国队长》。2012年,漫威又推出了将英雄们的联动更为紧密的《复仇者联盟》,一举斩获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此后漫威的超英电影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年的大银幕。

在此背景下,DC电影宇宙开始匆忙上马。为了有别于漫威电影宇宙突出轻松娱乐的特点,华纳兄弟选择作者艺术风格和商业结合的道路,让《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导演扎克·施耐德来负责最初的DC电影宇宙,以期后者成为华纳兄弟的“凯文·费奇”(凯文·费奇为漫威影业总裁,一手策划了漫威电影宇宙)。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最初的《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等几部影片中,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担任了制片人。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好莱坞,制片人的话语权往往要高于导演,特别是每年的奥斯卡奖还要颁发“最佳制片人奖”。

最初几部影片选择在北美最具影响力的超英IP“超人”和“蝙蝠侠”,主创团队又青睐于有成功经验且较为熟悉的导演,可以看出,彼时的华纳兄弟对于开启DC电影宇宙的态度是较为谨慎的。

而DC电影宇宙从第一部开始就备受争议。扎克·施耐德在《超人:钢铁之躯》中?就展现出了偏严肃和价值探讨的风格,该影片在豆瓣和IMDb上的评分分别为7.3和7.0,但这种风格却很难得到多数路人观众的喜爱,加上该片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长,也难以得到院线更多的排片,最终2.8亿美元的成本投入仅获得6.8亿美元的票房。

而在接下来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暗黑、严肃的风格延续了下来,虽然专业影评人的口碑较好,2.5亿美元的投资最终换来8.73亿美元的票房,且投资回报比有所提升,但却并未达到华纳兄弟此前设定的10亿美元的目标。以扎克·施耐德为代表的主创团队与华纳兄弟高层之间的裂痕自此出现,在今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大,最终分道扬镳。

既不“漫威”更不“DC”

DC诞生之初就以悬疑、严肃的风格著称,特别是在“蝙蝠侠”这一角色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DC体系下的超级英雄与漫威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但在近年来的大银幕上,漫威超英电影突出轻松、娱乐、搞怪、刺激、节奏较快的特点,更受观众欢迎,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许多路人观众。

“大部分观众来电影院其实是为了放松、为了爽的。如果要处处留意暗示和细节,而且画面色调还偏暗,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可能会有些‘累’。特别是这些观众里,还有很多不了解DC的,甚至以为钢铁侠和蝙蝠侠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