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到尼克松给记者送啤酒,还有戈尔巴乔夫的惊世演讲
时间:2023-06-19 17:44:09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我在溥杰北京西城的四合院里面曾经采访过他。我向他提出,找个机会,可不可以去你过去住的地方,故宫,给你拍一张肖像。他很愉快地同意了。他约我下午在故宫午门的售票处等。到了午门,溥杰先生已经站在那里,售票处的工作人员都对他很熟悉的样子。进去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时的故宫快要关门了,开始清场。我找了一张椅子,让他在一个大殿前面坐下。拍完之后,他说我也给你拍一张……这是我一生中特别荣幸的时刻,溥杰做导游带我逛故宫,他告诉我,他跟哥哥在哪里学自行车,在哪里,英国人教他们英语。回忆着在故宫生活的细节,走到后门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西落了。”

在浦东美术馆的展厅,刘香成面对自己拍摄的照片,回忆如泉涌般浮现。“在展厅走了一圈,我也觉得好像是第一次看自己的作品。”他告诉第一财经,当小小的照片被放大到一米,里面的丰富细节扑面而来,“我知道那张图片,我记得当时按快门的瞬间,但是已经隔了这么长时间……”

“刘香成:镜头·时代·人”是摄影家刘香成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回顾展,190多张照片跨越了他40多年的摄影生涯,其中超过半数作品是初次展出。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香成是写入中国影像历史的人。在《东方照相记》里,在他之前,有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等西方摄影报道黄金时代的大师,他们带着对于中国的好奇,在20世纪相继来到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刘香成是这一脉络的延续,又与他们截然不同。1950年代,儿时的他曾在福州、香港生活,而后赴美求学,师从《生活》杂志著名摄影师基恩·米利。当刘香成以国际摄影记者的身份归来,正逢1970年代末中国面临转变的时期,随后迎来了改革开放。他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国人跨越时代变化、舒展人性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儿时记忆赋予了他从内观察的视角,以及对于环境的敏感体察和深厚理解。《明镜》周刊驻亚洲记者蒂齐亚诺·泰尔扎尼曾经评价道:“对刘来说,中国不仅是个值得发现的真相,而且有关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尚待阐明的爱

“长期以来,我希望他们中的某个人可以为我们所有的人写一本有关他们自己的、关于中国的书,一本真正的书,渗透着中国人基本精神的书。”刘香成曾经在这段1936年赛珍珠为林语堂《吾国吾民》所写的导言中找到共鸣。

刘香成第一次回到中国拍摄是在1976年,当时,他在广州待了十天,游走在街头,他敏锐地从人们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中发现了变化的信号,“当时我觉得人们的脸上有一种放下了一块石头的感觉,是从一个境界到另一个境界的感觉。”他听到了时代的召唤,他决定以摄影记者为此后的人生志业,两年后,他以此身份留在了中国。

1981年,中国国内开始生产可口可乐,在北京故宫也有卖可乐的摊位,刘香成拍到一位穿着军大衣的年轻男子将手伸向镜头,他的手里是一瓶可口可乐,他的背后是紫禁城的建筑,这张照片成为改革开放的代表性画面。刘香成擅于使用具有符号性的元素展现时代变迁,与此同时,他也关注表象之下的深层内涵,他以肢体语言为密码,解读不同时代各个社会阶层的精神状态。

在广州珠江游轮上,他拍到年轻人挤在一起跳狐步舞;在河北北戴河,他拍摄了一组在沙滩上的年轻人,其中一些面对镜头骄傲地展示身材;在云南景洪,他注意到戴着太阳镜的三个年轻人,他们的打扮惊人地一致,同时透露出追求时尚的青春气息;在上海的公园,刘香成被一对情侣对视的样子打动,“我注意到他们的脚交叉在一起,男人温柔的捂住女孩放在膝盖上的手。这张照片显示了东方人如何微妙地,用特别的肢体语言表达他们的情感,跟西方人公开亲吻拥抱截然不同。”

刘香成相信,照片不仅仅是用来看的,更是可以读的。“后者让你去想问题,前者也许只让你觉得刺激,现在刺激的照片可太多了。”他曾说,“我很幸运,从大师们的作品里学会了怎样去读照片。我发现,这个东西要和生活紧密地扯在一起。生活,就是文化啊、历史啊、宗教啊、传统啊、国与国的关系啊。”

刘香成的镜头记录了那个时代很多的中外政治文化交流,构成了历史的一块块视觉拼图。1979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与波士顿爱乐乐团、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先后来到中国演出;1981年,英国歌手艾尔顿·约翰访问中国,刘香成拍到他集中精神在打乒乓球的场景;同年,“波士顿博物馆美国名画原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场展览影响了大批未来的艺术家;1982年,中美《上海公报》签署十周年纪念期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们一起坐火车从杭州到上海。

“李肇星先生在这张照片的左下角,当时他提醒我,他说你的相机在哪里?我转头就看见尼克松先生,当时他心情非常好,他拿出一条毛巾、一桶青岛啤酒往记者车厢走过来,给我们送啤酒。”这张照片留下了新闻事件背后的一个生动瞬间。

决定性瞬间

在准备展览时,策展人皮力提议说,以往刘香成做的事情,无论是书、展览,还是每一个出版的报纸上刊登的图片,都是以时间为主轴,在大时代背景下展现他的拍摄和创作。他希望这次展览可以另辟蹊径,以摄影的语言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