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短剧通常采用单集时长15—30分钟的系列剧、集数在6集内的系列单元剧、20集内的连续剧、周播剧等多种形态,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炼、情节紧凑等特点,与中长剧集、微短剧、短视频等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收视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短剧为人民所急需,符合精神文化产品精品化的发展规律,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应当大力倡导推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教育电视台,中直有关单位,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
现将《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22年12月6日
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人民群众新期待,把握科技发展、技术变革新趋势,探索推进题材、体裁、风格、样式创新。短剧创作传播日益活跃,发展潜力强劲。短剧通常采用单集时长15—30分钟的系列剧、集数在6集内的系列单元剧、20集内的连续剧、周播剧等多种形态,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炼、情节紧凑等特点,与中长剧集、微短剧、短视频等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收视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短剧为人民所急需,符合精神文化产品精品化的发展规律,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应当大力倡导推动。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视听发展格局,现就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制定意见如下。
一、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播出机构、制作机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短剧创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美趣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建设短剧创作传播良好生态,推动短剧创作健康繁荣。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时代短剧创作要坚守人民立场,让人民成为作品主角,把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积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和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打造立足生活接地气、人民群众欢迎喜爱的优秀作品。要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下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方式,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通过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故事和人物,描绘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讴歌人民群众的新风貌、新奋斗、新精神。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检验标准,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在提升短剧作品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文化性上下功夫,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加强现实题材短剧创作。新时代短剧创作要深刻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反映新时代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生动展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生动展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用跟上时代的优秀短剧热忱描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气象,讲好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故事。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短剧。
四、提升短剧创新创造能力。拓展短剧题材类型,突出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主题主线,深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挖掘选题,面向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打开创作视野,形成主题突出、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丰富短剧创作来源,鼓励优秀中短篇小说改编短剧,增强短剧剧本文学性。开拓短剧艺术境界,把中华文化价值、中华美学精神作为创新的重要源泉,彰显高尚的精神境界、涵养崇高的审美追求;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短剧创意灵感,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段。统筹发挥短剧和中长剧集等不同类型剧集优势特长,根据题材特点和内容含量合理安排篇幅,既倡导史诗气象的鸿篇巨制,也鼓励删繁就简的精炼短剧,推动电视荧屏、视频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剧集供给结构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精彩。
五、培育壮大短剧创作主体。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百花齐放,发扬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