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家广电总局最新政策的规划,2022年7月1日起,有线电视新增的将是高清超高清频道,直播卫星电视新增的也将主要是高清超高清频道,IPTV逐步停止传输标清频道信号;到2025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电视台和有条件的县级电视台标清频道基本关停。
AVS超高清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政策将会带动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和高清、超高清显示产业的发展,而拓展多种商业模式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他建议,产业链各方抓住这次机会,构建具备自主技术、标准体系的产业生态。
延后三年的时间表
一位超高清产业资深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家要在三年内完成电视从标清向高清的转换,这次政策明确了时间表。之前,有关部门曾预估在2022年完成电视从标清到高清的转换,这次政策明确了标清频道的存在时间可以延至2025年。
“技术升级是趋势,怎样落地是难题。”一位地方广电系统的资深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之所以给多三年的转换时间,是因为近年一些地方广电企业效益欠佳,担心投入产出问题,即使有部分财政补贴,仍不敢投资。“对这条路(高清、超高清频道)怎么走,有点迷茫,是推进难、推进慢的主要原因”。
在广电总局技术升级的目标要求下,对于广电行业而言,如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转型发展之路是关键。上述地方广电系统的资深人士认为,这次“停标转高”对设备生产、销售企业无疑是利好商机,但对播出机构是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广电总局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国高清电视频道985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8个,8K超高清频道1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25家省级台电视频道基本实现高清化。新闻资讯类、专题服务类、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制作比例分别达到62.3%、55.7%和59.4%。
“这次政策的出台,考虑到产业的发展,对超高清产业是利好。”上述超高清产业资深人士认为,目前国内还有几百个标清频道,如果不停播标清信号,会占用大量频道资源。一旦关停标清频道,国内的高清频道会大量增加,超高清频道有可能增至10~20个,还会促进高清、超高清电视机和机顶盒等硬件产业发展。标清电视是480P信号,高清电视是720P或1080i信号,40英寸以上电视看标清和高清信号有明显差别。4K电视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已达90%以上,电视信号向高清升级会让消费者受益。
优胜劣汰帷幕拉开
随着新政策时间表的明确(地级以上电视台和有条件的县级电视台2025年前标清频道基本关停),广电系统优胜劣汰的帷幕已经拉开。上述地方广电系统的资深人士说,全国地市级电视台有约300多个,县级电视台有约2000多个。在标清向高清转换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节目资源、资金投入、技术能力和人才,将会遭到淘汰。
第一财经记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看到,2022年4月,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局已发文要求精简栏目、精办频道,对于定位不清晰、受众不明确、效益明显负值的频道栏目坚决精简。中国广电云南网络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分公司在提供免费开放的中央、省、州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的同时,计划逐步关停标清电视频道,推动电视播出向高清转型升级。下一步,西双版纳州将继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这几年,全国多个地方的地市级、县级电视台向融媒体中心转型,有的电视台与报纸结合,有的电视台与广播结合。上述地方广电系统的资深人士认为,未来三年将是广电系统大变革的时期,“十四五”规划期间,广电系统结合中国广电5G等新资源,转型将会有雏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收看视频的方式、信息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广电系统企业对高清、超高清频道做大投入,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来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
TMT产业观察家吴纯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政策对广电类上市公司是利好,它们多是各地省级有线电视运营商。加快发展高清超高清电视产业,涉及摄录、采编、播传等整个过程。首先,广播电视台要购买高清、超高清的摄像机、转播车及编辑设备等。多年前,一台进口的超高清转播车整体造价数千万元。近年,国产化转播车成本开始降至千万元级,未来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其次,广电运营商要升级有线电视网络,更换高清、超高清机顶盒。近年在IPTV、OTT行业的带动下,IPTV8K超高清机顶盒成本已明显降低。第三,消费者家中的4K/8K电视机,现在性价比已大幅提升。因此,按这次政策要求,到2023年底,省级电视台实现全部频道高清播出,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良性循环还需探索
国内IPTV的超高清内容用户已达3亿,预计未来两年会增至5亿。如何丰富高清、超高清的视频内容,也是未来三年电视从标清向高清转换的难点之一。
新政策要求,省级电视台到2025年底要基本具备超高清电视制播能力。4K花园董事长吴懿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4K花园与各省的广电运营商,在超高清内容制作、制播操作培训上有合作。一个标清频道如果要转变为超高清频道,需要购置4K拍摄设备、4K转播车、4K内容制作后期存储和云服务的设备,这会让广电运营商增加成本。
目前电视台受到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