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周五晚8点,很多人的朋友圈被罗大佑和孙燕姿同步开启的线上演唱会刷屏。
一边是微信视频号,68岁的罗大佑选在花莲一片空阔的草坪上登场弹奏《滚滚红尘》,身后是搭建成露营地的天幕,头顶是星空,虫鸣声从头至尾伴随这场名为“童年”的线上演唱会。另一边是抖音直播间,孙燕姿一身白衣坐在沙发上,以一段轻松聊天的方式开始“你好吗”线上演唱会。
两场“撞期”的线上演唱会,被网友称为“神仙打架”,这一天晚上,很多人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之间纠结“今晚听罗大佑还是孙燕姿”。
两场演唱会都有些许遗憾。罗大佑没有唱《鹿港小镇》,他在临近10点唱起最后一首安可曲《明天会更好》,至深夜11点,视频号显示“看过”的人次超过4000万人次。孙燕姿的直播间观看人次一度冲到2.4亿,却因流程混乱、布景灯光与主持人都不够专业而被诟病,在最后一首歌的演唱中甚至信号中断。因两个平台对“人次”的统计方式不同,两场线上演唱会数据悬殊,但并非代表实际人数。
上周末,微信视频号以周杰伦“地表最强”“魔天伦”两场演唱会线上重映获近亿次点击量。到了这个周末,罗大佑与孙燕姿“撞期”,线上演唱会的风潮成了疫情下的商业风口,频频破圈。
早在4月15日微信视频号试水商业演唱会第一场时,崔健的登场就已经制造出一波巨大流量。3小时直播,超4600万人观看,公域曝光16亿,让背后的独家冠名商极狐汽车收获超过400%的投资回报率。崔健线上演唱会结束后的第二天,罗大佑线上演唱会就已经提上日程。在这两场商业演唱会之前,微信视频号已经举办过包括西城男孩在内的6场演唱会直播,并逐渐摸索出流量密码——但凡与青春、怀旧相关的“回忆杀”话题,就能轻松引爆流量。
疫情以来,孙燕姿已经连续三年夏天做线上演唱会。华语乐坛的顶尖歌手王菲、五月天、陈奕迅等,也都纷纷在线上亮相。强烈的怀旧情绪弥漫,流行文化大规模复兴,似乎只有从过去的音乐时光,人们还能抓住青春的自由与美好。
“虽然世界还在疫情之中没有完全脱身,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但我们依旧相信,明天会更好。”罗大佑对着镜头说的这番话,更像是当下情绪的一种注解。
写给成年人的《童年》
罗大佑穿着灰白相间的T恤,一条米白色长裤,往身上喷了三重驱蚊水,才抱着吉他登场。比起年轻时那个戴着墨镜、尖锐对抗的摇滚青年,接近古稀之年的罗大佑,消瘦面庞上传递出的更多是温暖。
他把线上演唱会命名为“童年”,现场打造为露营地,就像他童年时候,父亲带他们出去露营时的情景。他希望人们能从这场演唱会回归到纯真的回忆,回到成长的起点,而他也回到音乐路的初心。
在两个小时演唱后,罗大佑来到房车中,主持人黄子佼问他,《童年》这首歌是写给孩子还是大人的?他回答,不仅是写给大人听,也是写给大人唱的。
罗大佑现场回忆,1974年写《童年》,他20岁,在医学系读书,大学时期,突然感受到激烈的竞争,“每天念很多解剖课、生理学,人生的复杂性开始出来,发现自己跟小学、中学时的心情不一样。”他怀念童年的点滴,于是花一两个星期写下旋律,但《童年》的歌词磨了五年才写出来。
那五年,他大量读诗,花时间研究怎么把最恰当的歌词配进旋律。1981年,张艾嘉在她的专辑《童年》中第一次唱了这首歌,专辑的制作人是罗大佑。次年,罗大佑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里面那首《童年》被他赋予了新的意义。
“童年”线上演唱会的现场搭建成露营场景,是罗大佑的主意。这样的场景有他的童年和青春,“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老师都会带着去露营,教你搭帐篷,生火。”
58岁那年,漂泊半生的罗大佑当了父亲。他带着太太和女儿,搬回自己童年生活的家乡。2017年,他在时隔13年后推出第八张个人专辑《家III》,里面有一首写给女儿的歌《童话爱情》:“哪天成长的你,和年迈的我/将怎么回到现在这良辰美景/我们注定相依为命”。
搬回台湾后,在香港长大的太太很喜欢这里的自然风光,买了三个帐篷,常常一家人露营。这些经历也让他一次次回到自己的童年往事。
2020年疫情暴发,罗大佑把自己的旧作《伴侣》重新编曲,封面是他牵着8岁女儿过马路的背影。就像高晓松曾说的,“罗大佑在30年前就已经写出了这个时代的所有挽歌。”
现象级的音乐直播
2017年至2020年,罗大佑开启了一系列名为“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的”主题巡演。他带上琵琶手、胡琴乐手在内的音乐团队,在台湾地区的宜花东鹿等地进行户外直播演唱会。
2021年,他站在城市的天台上,与动力火车、怪兽一起,在背后喧嚣的车流声中抱着吉他纵情歌唱,这段视频一度刷屏,“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的歌词,似乎映照着时间的车轮滚滚而过。
“我宁可接近自然,在大自然的演唱模式,应该跟在体育馆那种不一样。”这些年,他在庙宇、在海港、在山谷、在街头演唱,这一次,则把线上演唱会放到花莲的草坪,伴着虫鸣月光,唱一代人的青春,“做音乐的都是借着大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