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超越权谋,是不一样的三国谍战故事
时间:2022-05-23 16:53:31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风起陇西》首播完结后,围绕该剧的争论并未停止,热度甚至超越了剧播阶段。评论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一波人直呼“画面暗”“剧情乱”“看不懂”,另一波人则称其为国产剧中难得的清流,并为低迷收视抱不平。

5月16日,中国视听数据公布了《风起陇西》平均收视率,为0.679%;爱奇艺站内热度最高值未能突破7500。以同样台网联播的《人世间》数据做对比,后者平均收视率为2.85%,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如以收视率论成败,《风起陇西》的数据并不理想。

《风起陇西》改编自马伯庸所著三国题材谍战小说,导演路阳曾执导过《绣春刀》《刺杀小说家》,陈坤、白宇的双男主阵容,再加上尹铸胜、聂远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从软硬件配置来看,本不该冷清至此。

剧集开播之际,针对惨淡收视,该剧编剧之一金昱曾回应:“情节密度高的剧,在电视里的初期收视都不会太高,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耐心都需要考虑。”这番话被解读为“观剧有门槛”,招致不少观众的嘲讽。

进入《风起陇西》的确有一定的门槛。所谓门槛,并不在于表达主题和表现方式有多么艰深,而在于它讲了一个与大多数人想象不符的三国故事。那些搅动风云的英雄豪杰成为背景,主人公是两个虚构的无名小卒。从创作者选择以乱世之中小人物为主线时,《风起陇西》就较难在大众层面引发广泛共情,无缘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

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IP,马伯庸小说被大量改编成影视剧,其中包括《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风起洛阳》等,评价褒贬不一。一些观众并不认可他讲故事的方式,针对《风起陇西》原著,批驳马伯庸将三国魔改成古装版无间道,是对历史的胡编。对此,马伯庸的书粉持有不同看法。军事历史爱好者郭翔鹤是马伯庸小说的忠实读者,他向第一财经表示,《风起陇西》经过了严谨的历史考证,是基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地理展开的合理想象,无论是原著或是剧集,《风起陇西》的水准超越过往许多同类型作品。

“过去大量的古装剧把历史的原貌都改变了。比如让汉族男子披头散发,这在古代可是奇耻大辱。长久的民族传统,基本的文化尊严被很多历史编剧踩在脚下。”郭翔鹤认为,从对待历史的态度来看,《凤起陇西》值得推荐:“它拍出了历史的风骨。短期内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长远来看,还是会作为经典存在。”

乱世中的平凡人性

英雄气概,名士风流,权术计谋,三国历来是一个迷人的文化IP。这段短暂却跌宕的历史,震荡了中国政治与文化版图,后世对它充满了浪漫化的想象。

学者田晓菲在著述《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中指出:提到“三国”,人们则会主要想到汉末的军阀混战、合纵连衡、运筹决胜与武艺将略。在明清时代,“三国”特别与通俗传统联系在一起,以系于罗贯中名下的《三国演义》为中心:这部小说激发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想象,开启了无数继作,从戏曲和说唱文学作品,直到现代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电子游戏、卡牌游戏;此外,也在日本、韩国、越南得到广泛传播和改编,使“三国热”成为一种东亚现象。

在导演自述中,路阳写到,他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三国时期的历史。“小时候看历史,更多看的是精彩纷呈的故事,长大之后才懂得,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而不仅仅是故事。”在读到马伯庸的《风起陇西》时,他发现里面恰好有他想讲述的故事:不再聚焦王侯将相,而是着眼于最平凡的普通人。

故事的主人公,陈恭和荀诩是活跃在蜀汉和曹魏之间的间谍。路阳形容他们是“棋子一样的角色”,“他们无法左右时局的发展,只能执行上峰的决策。他们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情感的羁绊和烦恼,有软肋。”

在郭翔鹤看来,主人公陈恭是剧中刻画得最精彩的人物之一。主创借由这个角色,讲述一个人的命运在宏大的历史政治环境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他很被动地去接受,但又想和这种命运去抗争。他的地位可能略高于一般人,但人性上又是和普通人是一致的。一方面他要为了父亲、妻子报仇,另一方面他会为了某一阶段所认可的政治集团的利益而舍身忘死。”

“父亲死亡的真相,他从曹魏和蜀汉两地得到截然相反的消息,导致了他在阵营选择上的摇摆不定,在兄弟、夫妻、师生情谊之间反复纠结。作为主线人物,他串起若干戏剧冲突,将一场大戏撑到了最后,最后悲剧收场。这番悲剧中包括了师生的悲剧、夫妻的悲剧、兄弟的悲剧。”郭翔鹤说。

棋局落幕时,棋子之身的陈恭对这盘大棋感到意兴阑珊,他厌倦了以挚爱牺牲、兄弟相残为代价的生活,决定背负“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骂名,保全挚友荀诩的赤子之心,让他得以在往后的日子中,以二人都认同的方式和意志去寻找心中的理想。

作家双雪涛接受《看理想》采访时谈道,陈恭结局给他带来的主要感觉是幻灭。“陈恭他那么聪明,原来是个像游侠似的人物,后来成了一个精英间谍。到了最后,他没有大喊着匡复汉室,而是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有点不对,自己的挚爱死去了,他通过把自己变成一块砖,填平了这些事情。他没有那么激昂了,变得冷冰冰的。”在他看来,《绣春刀》或是《风起陇西》中,路阳都偏爱描绘人的选择,“人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