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首届国际钛材料产业链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随着钛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钛材料产业已成为现代工业中发展速度快、具有广阔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特别副会长、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会长屈交胜介绍,钛材料是一个涉足多领域跨行业的材料,钛材料的生产应用涉及到有色、化工、轻工、建筑、建材、电子、交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预测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事业投资项目上马,这将为钛建材带来无限商机。
宝鸡民品钛企联合会会长贾栓孝表示,疫情虽然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我国钛行业一枝独秀,在军工、PTA、3C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强劲需求带动下,连续三年呈快速增长之势。
贾栓孝指出,2020年钛材料产量9.7万吨,2021年达到13.5万吨,2022年达到15.1万吨,相比2020年增长了55.7%。乌克兰局势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快速发展军工产业,尖端领域军工用钛需求量迅速增长,全球钛供应链重构。这也给我国挤身钛工业强国提供了机遇。
记者注意到,钛材料虽然应用范围广泛,但也存在高成本等缺陷。论坛上,多位与会人士表示,为了推动钛材料的进一步应用,科技创新是核心。在材料制备、加工、表面处理及成型等方面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山东东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鹏强调,要通过协会平台促使钛产业链绿色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要从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同时,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杨朝飞也指出,国家多项政策对钛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已迈入了发展的新征程,这也是我国钛产业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环境下,钛产业发展要依靠国家政策法规指导,要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管理创新(数字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