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论企》中国的原煤、原油及天然气等能源生产于2022年6月份皆增产,发电量亦由上月的跌转升,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等经济主要指标由跌转升,同步发展,乃国民经济恢复之象。中央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定、发展要安全」政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会全面回稳,对能源需求亦渐见殷切。国际能源价使中国减进口增自产,明智之举也。
*能源价高减进口增内产稳供应挺经济策佳*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各项主要能源在2022年6月份的最新转化的特点,为保持稳定生产,而加工量的减幅不断收窄,进口反而回落。
特别惹人注目的,当然是(一)原煤的生产和进口情况:(I)原煤于2022年6月份的产量达3.8亿吨,同比增长15.3%,相对于5月份3.7亿吨的10.3%升幅,多增整整5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此使1-6月份累计生产21.9亿吨和同比增长11%,较1-5月份的18.1亿吨的增幅10.4%要高。国家统计局在发布数据时,特别阐释原煤生产增速加快,是为「保供政策有力推进」之所致。
国务院李克强于2021年10月9日,以国家能源源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指出,要(i)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保障产业链稳定和平稳发展;和(ii)要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这必须付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提出多项相关的政策性要求。此为对准境当时限电而衍生的限产劣况,作出重要的及时处理和长期的指标,有利国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发展,而国内生产总值GDP于2021年四季度同比增4%和2022年一季度上升4.8%,便由是可见一斑。
但(II)煤炭的进口,于2022年6月份仅达1898万吨,同比大幅减少33.1%,使1-6月份累计1.15亿吨的减幅17.5%,比1-5月份所减少13.76%明显扩大。原煤于前6进口减少,乃受于每吨进口价倍增的影响。既然可自行增加生产,就不要进口买贵货,明智!
至于(二)原油,与原煤的同样是采取增自产、减进口之策:于2022年6月份的(1)产量为1719万吨,同比增长持平于上月份的3%,使1-6月份的累计产量达1.0288亿吨同比增长4%,比2021年同期的升幅2.4%要高1.6个百分点,属好现象。
因国际油价浮沉于涨后高位,故(2)原油进口于2022年6月份达3581万吨同比减少10.7%,而5月份却增加11.9%,而1-6月份累计达2.5252亿吨同比要减少3.1%。
要看的更是(3)原油加工量,于2022年6月份达5494万吨,同比即使减少9.7%,但比5月份加工5392万吨所减的16.9%和4月份5181万吨亦减10.5%,可见疫情受控使加工量降幅有所收窄,而1-6月份累计3.322亿吨和同比减少6%。问题是,加工原油续减的其中因由显然是航空用燃油等需求减少,内地航空集团已发盈警。
*发电量6月份微增止减少属良性的启示*
再看(三)天然气,产量于2022年6月份达173亿立方米,同比减少0.4%,较5月份177亿立方米增长4.9%放缓4个百分点,连同天然气的进口于6月份为872万吨同比减少14.6%,降幅比上月扩大4个百分点907万吨。
国家能源委员会去年10月9日的会议,提出多个以煤碳为主的节能减排政策性措施:(1)优化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2)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积极发展页岩气、煤层气,多元开展国际油气合作。(3)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不断丰富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险工具。此为正面积极应对煤油气等能源问题之道。
(四)电力方面,全国发电量于2022年6月份达7090亿千瓦时,同比即使仅增长1.5%,却相对于5月份641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3%和4月份达6086亿千瓦时减4.3%,由跌转增,亦属相对良性的启示。《资深财经评论员黎伟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