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时间:2021-12-08 00:00:00来自:中国财富网字号:T  T

近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西部再迎利好,成都都市圈有望成为“第四增长极”的中心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增长极”是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由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指的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施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这些增长极可以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规模,还可以通过所在地区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资源的聚集与输出等因素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从而不仅使所在地区获得优先增长,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迅速发展。

当然,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聚集效应,带动的是周边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小于聚集效应,就会使增长极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经济增长极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潜力,更应考虑其潜力释放时的影响,需要详实细致的调研和调查工作。

我国当前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三个地区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趋势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也是我国发展最好的三个经济增长极所在之地。

长三角紧临东海,为中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长江的黄金通道流经29个主要城市,把长三角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结的重要门户地区。该区域覆盖了上海市等16个城市,并凭借对区域内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充分运用,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城市综合能力全国领先,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居民生活比较富裕。

珠三角濒临南海,为三江汇合之地和珠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泛珠三角”的概念包括了广东等9个省区的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该区域呈现出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爆发式”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导入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并表现出多中心、高强度、聚集式的城市群发展形态,勾勒出内、中、外三个圈层的“圈层式”经济与城市发展特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

环渤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覆盖了中东部5个省区和北京、天津两个城市,通过京津唐城市带连通北方腹地,区位特殊,工业密集、城市密布,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该区域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但区域规划发展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来说有些落后。

本次批复同意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在2020年初时提出的概念,到了2021年2月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作为“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同时以这4个极来建设面向世界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2021年10月,指导性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成渝经济圈逐步上升至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国家重要区域规划同等高度的战略层面。

那么为什么将成渝地区作为增长极,这里有什么特点呢?

站在西部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第一极”。成渝城市群占地1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近亿,在全国不到2%的土地上集中了7%的人口,相当于西部其余七个城市群的总和,四川省、重庆市的GDP总量在西部12省(市、区)中占三分之一,2020年成都经济总量全国排名保持第7位,近年增长很稳健,增速也基本比全国平均速度高2个百分点以上。

站在全国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关键一极。从综合发展指标来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落后于全国发展最成熟的三个城市群,但其所处的位置刻画了中国的战略纵深,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增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放眼全球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于全球供应链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是全球供应链重要的区域中心。当前全球供应链环绕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中心构成,成渝地区是东亚供应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成都、重庆两地的电子信息与汽车制造行业,有着冲击万亿级别产值的实力。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是推进中欧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2020年成渝两地合计的中欧班列开行量接近5000列,占全国开行量的40%,同比增长近60%,充分凸显了成渝两地在整个中欧陆路贸易中,作为转运中心的地位。

总的来说,在构建国家经济纵深战略格局,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时代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以看作中国的“西部第一极”,并将作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区,与沿海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有望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