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业绩小幅上涨,但Q4业绩环比下降明显。重点关注的29家上市公司,2019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912亿元,同比上涨4.0%,如果剔除对行业影响较大的中国神华,28家上市公司,2019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479亿元,同比上涨9.4%,同比业绩的好转主要是由于坑口煤炭价格变化较小,煤电企业双方签署的年度长协价格变动较小(2019年年度长协均价555元/吨,同比仅下降1%),煤企产销量同比上涨,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增加所致。环比来看,29家上市公司2019Q4归母净利仅为95亿元,环比Q3大幅下降67%;剔除神华后,28家2019Q4归母净利润33亿元,环比Q3大幅下降79%,环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四季度煤价下跌,以及多数煤炭企业习惯性在四季度增加成本费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所致。
煤炭产销同比继续上涨,主因政策鼓励&先进产能投放。2019年,29家上市公司合计产量为10.6亿吨,同比上涨3.0%,销量15.0亿吨,同比上涨7.2%;剔除掉中国神华,2019年产量为7.8亿吨,同比上涨6.1%,销量10.5亿吨,同比上涨12.3%。
吨煤售价弱于成本上涨,致使毛利同比小幅下滑。2019年29家上市公司煤炭的平均销售价格为454元/吨,同比略降1.3%;平均销售成本306元/吨,同比上涨1.3%;平均毛利148元/吨,同比下降6.2%;毛利率32.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煤炭板块单位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期间费用率同比上涨0.4个百分点,整体较为平稳。从相对值来看,2019年29家煤企平均期间费用率15.9%,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2%,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8.7%,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期间费用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上升所致,由于经济效益向好,企业适当提高了员工薪酬待遇,增加了设备修理费等。
煤企盈利能力弱于上年同期。29家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销售毛利率28.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平均销售净利率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平均ROE为5.8%,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中国神华,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小幅下降。
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天数继续同比下降。2019年29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为37天,同比下降0.7天,降幅1.9%;存货周转天数26天,同比下降2.4天,降幅8.4%。2019年煤企继续加大营运能力的提升,加强账款及存货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天数均继续下降。
经营性现金流有所下滑,偿债能力有所下降。29家上市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为1916亿元,同比下降275亿元,跌幅13%;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6.9%,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9.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剔除神华后,表现亦相似。综合来看,随着盈利能力小幅下滑,企业的现金流情况有所恶化,资产负债率略有攀升,偿债能力略有下降。
2020年一季度:供需错配背景下煤价下跌,业绩中枢下降25%左右。29家煤炭上市公司,2020Q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25亿元,同比下降3.9%;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25.2%。如果剔除对行业影响较大的中国神华,28家煤炭上市公司,2020Q1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下降28.1%。同比业绩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供需错配下,动力煤及焦煤价格下降所致。
投资策略:动力煤价进入企稳期,看好高分红、低估值标的。5月份以来,动力煤价格跌幅继续收窄,目前秦港5500K价格跌至464元/吨附近,接近红色区间上沿。前期我们一直强调煤炭行业3月份以来供需最弱阶段基本过去,目前淡季电厂日耗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煤价跌至目前价位有较强支撑,后续价格将进入稳定期。从中长期的维度看,目前经济周期位置大致处于2017年下行周期以来的尾部区域,经济压力最大时期已过,经济进入U型复苏底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PMI为50.8,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在受疫情影响后正在逐步恢复;与此同时政策宽松不断加大马力,近期一年期LPR利率跟随MLF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3.85%、五年期LPR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4.65%,后续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仍将会持续,财政政策有望发力,老基建与新基建两手抓。在政策宽松大背景下,未来高分红、低估值的品种将能率先享受估值的溢价。推荐股息率前三名的:中国神华、盘江股份、平煤股份,同时建议关注股息率较为优秀的淮北矿业、兖州煤业、恒源煤电、露天煤业、陕西煤业等。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过大;水电等出力过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