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招商银行在沪举办“共建能力·共创价值·共赢未来——2024财富合作伙伴论坛”,超80家基金、理财、保险、私募机构参会,共话大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当前,我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连接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也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论坛致辞时表示,财富资管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义不容辞,只有商行、投行、财富资管等各类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才能构成强大的金融机构体系。招行愿与所有合作伙伴相互支持、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大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
招行成立37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按一级资本排名,在英国《银行家》刚刚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中位列第10。当前,招行服务零售客户超2亿户,其中个人财富客户超5000万,零售管理客户总资产突破14万亿元,与157家合作机构开展财富开放平台深度合作,代销公募基金和理财规模均位居行业前列,其中零售代销理财规模已突破3.8万亿元。
此外,为推进财富普惠,招行在会上宣布,将实施零售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全面一折起的优惠政策,积极促进财富与资产管理市场健康发展,惠及百姓民生。
作为首批入驻招行财富开放平台的基金公司之一,交银施罗德基金成立逾18年,累积服务投资者超7900万人,为客户创造超1076亿元的回报。
交银基金以“专注做好投资、用心做好陪伴”为发展理念,对锻造主动管理能力有信念有信心,对能力边界的恪守和拓展有定力有探索,致力于打造风险收益特征清晰、辨识度高的产品图谱,在权益投资、多元资产投资、固定收益投资等各业务方向上均形成了风险收益特征明晰的产品体系,培养出精英汇聚、风格百花齐放、持续进化的投资团队。公司八度问鼎、五次蝉联“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大奖。
在主动权益产品条线,绩优产品与基金经理星光熠熠,权益团队中7位是金牛奖得主,长期以来内部培养的传承文化颇受市场关注。固定收益条线,坚持风控为先,力求稳健回报,海通证券统计,交银施罗德基金固收投资的超额收益排名近3、5年处于行业前1/4,为持有人带来持续优异的超额收益回报。固收+业务领域,基于对低波系列清晰的产品定位,以FOF、混合资产等多中形式发展。
攻坚“四大能力”,加速推进大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转型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转型加速推进,并呈现出四个显著趋势。
首先,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打造强大的财富资管机构。只有做大做强财富资管机构,才能使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更加均衡、更有韧性、更具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促进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健康协调发展,更好地支撑金融强国建设。
其次,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将促进我国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向“科技+产业+金融”转型升级,资产配置的组织逻辑也相应变化,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要适应这种变化,在资产组织方式、投资收益逻辑、产品服务理念、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资金—资本—资产”循环,在实体经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是我国金融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我国金融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低利率、低利差环境下,传统存贷款业务挑战巨大,而养老金融前景广阔,居民和企业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巨大。2023年资管产品总规模超过1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近7%,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300万亿元,对财富资管机构而言蕴含大量的机会。
第四,金融机构分化加剧,呈现头部寡头化、尾部边缘化趋势。低利差时期的到来,对各类金融机构都是重大考验。同时金融科技尤其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对金融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融机构若没有足够实力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就会被技术进步淘汰。
针对这些趋势和变化,招行高度重视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着力提升大财富管理“四大能力”,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
价值创造能力持续精进。招行持续推动“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模式转型,不断升级“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提升客户需求匹配精准度,形成以资产配置与持续再平衡检视为核心的服务范式,助力客户穿越周期;强化策略驱动,构建“投研—策略—产品—客户”的新模式,不断丰富产品货架,满足客户多元配置需求;通过“多宝理财”等用户产品创新、24小时理财、24小时购买实物金等功能优化,不断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人+数字化”服务能力不断深化。打造数字化、集约化的客户经营体系,构建并不断优化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协同体系、千人千面的智能化识别与策略触达体系,持续拓展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推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