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半年报、2022年年报连续被上交所发函关注后,2023年销售毛利率创上市以来新低的步长制药近期再次收到年报信披监管工作函。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交所最新下发的监管工作函中,销售费用、商誉两方面问题再被重点关注,而前述问题在前两次监管工作函中均有所涉及。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之所以被持续关注,是因为其费用发生额及占比均处于同行业内较高水平。其中2023年步长制药销售费用高达63.69亿元,在72家中药行业公司中(根据申万三级行业分类)高居第二名;销售费用率为48.08%,同样位居行业前列。而2022年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与销售费用率数值与排名则更高,其中销售费用为74.84亿元,高居业内榜首;销售费用率达50.06%,排在行业第7名。
销售毛利率创上市以来新低
步长制药成立于2001年5月10日,于2016年11月18日登陆上交所,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在化药、生物药及疫苗等领域进军与扩张,公司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妇科、泌尿、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大病种治疗领域。
据悉,子公司产品退出各省医保目录等因素,对步长制药近两年业绩产生持续不利影响,但由于步长制药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年报显示,2023年步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32.45亿元,同比下降1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此外,主要受销售回款减少及购买商品增加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亿元。
不过前述业绩对于步长制药来说难以言好。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步长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160.07亿元、157.63亿元、149.51亿元、132.45亿元,已连续三年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次为18.61亿元、11.62亿元、-15.30亿元、3.19亿元,尽管公司2023年净利润相较于2022年已扭亏为盈,但与2022年之前的利润规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步长制药近年销售毛利率也呈下降趋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步长制药销售毛利率分别为83.17%、82.35%、82.79%、83.24%、76.63%、73.38%、71.69%、68.15%,不仅最近四年持续下降,且2023年还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分业务板块看,步长制药约七成收入来自心脑血管产品,然而其心脑血管产品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82.28%、78.73%、71.68%,亦在不断下降。
这也引发了监管的高度重视,在监管工作函中,上交所要求步长制药结合行业政策、产品竞争力、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是否存在继续下滑的风险及采取的措施。
对此,步长制药主要表示,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系部分毛利率较高产品退出各省级医保目录后导致的销量下滑,由于截至2022年底涉及产品已全部退出各省级医保目录,上述原因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将逐步减弱,但公司仍将面临药品降价、中药材价格波动等原因带来的毛利率下滑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步长制药披露的可比公司情况,在其列举的6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2023年毛利率出现增长,仅两家出现下降,分别为健康元下降了1.37个百分点、济川药业下降了1.39个百分点。
在4家可比公司毛利率出现增长、2家可比公司毛利率略微下滑的情况下,步长制药2023年毛利率却同比下降了3.54个百分点,与可比公司变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对此,步长制药表示:“报告期内,受毛利率较高产品退出省级医保目录后销量下滑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幅度略高于上述可比公司,剔除上述影响后,公司毛利率变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基本一致。”
近一半营收用于销售费用
除了经营情况外,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亦被问询。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半年报、2022年年报监管工作函中,上交所也曾重点关注过此类问题。
年报显示,2023年步长制药销售费用为63.69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达48.08%,销售费用及销售费用率均处于同行业内较高水平。《经济参考报》记者依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得出,在72家中药行业公司当中(根据申万三级行业分类),2023年,步长制药销售费用高居第二名,且其销售费用为行业平均值的5.18倍;销售费用率排在行业第11名,且其销售费用率为行业平均值的1.49倍。2022年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与销售费用率数值与排名更高,其中销售费用为74.84亿元,高居业内榜首;销售费用率达50.06%,排在行业第7名。
据悉,步长制药销售费用主要由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职工薪酬、渠道及宣传费等构成,其中2023年公司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达60.31亿元,占公司销售费用总额的94.70%。
根据步长制药前期工作函回复,其市场、学术推广及咨询费主要核算的是公司在组织开展市场、学术推广等营销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市场活动费、市场调研费、学术活动费、学术交流费。市场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OTC(非处方药)推广培训、保健品推广、共铸中国心等;市场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征集、产品调研、竞品调研等;学术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高峰论坛、高端论坛、课题推广等;学术交流形式主要包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