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5年稳定盈利何以可能? --来自大型国企中铁宝桥的转型发展观察
时间:2024-05-23 06:24:02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秦岭脚下,清姜河畔,宝成线旁。

在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车间里,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现代化机械设备,一批专为新建铁路西宁至成都线尖扎黄河特大桥“定制”的钢桁梁正在被陆续吊装上车。

累计建造钢桥梁1000余座,参建桥梁先后46次跨越长江、22次跨越黄河、24次跨越海岛;累计生产各类道岔近30万组,成功研发国内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350公里高速道岔、提速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等,有力保障国铁五次大提速和我国顺利迈入“高铁时代”;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古斯塔夫斯·林德萨尔奖等国内外大奖80余项……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热潮中的这家国有企业,如今虽仍坐落在半山腰上、掩映于绿树之间,却在58年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跨江越海、不断登攀突破的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奇迹”。

迁:从东北到西北,再向东南闯世界

清姜河,自秦岭玉皇山北坡顺流而下汇入渭河,被中铁宝桥职工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当时,电厂在河对岸。为解决工厂电力问题,我们铁路职工不论男女都光着脚涉水,硬是把电缆连背带扛地给拉了过来。”回想起58年前的创业之艰,如今年近九旬、仍操着一口浓重东北话的老职工刘玉中记忆犹新。

中铁宝桥的前身是原铁道部宝鸡桥梁厂。出于“三线建设”战略考虑和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从1965年启动选址筹备工作到1970年基本建成,宝鸡桥梁厂一直“边建设、边生产”。在中铁宝桥办公场所及生产车间,“用户惟大,市场惟先”的大字标语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限制,不少“三线建设”企业未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顺利实现转型。然而,宝鸡桥梁厂通过主动求变、勇于弄潮,积极拥抱市场,实现了从东北“转战千里”到西北,再立足西北“向东南、闯世界”的成功转型与跨越式发展。

2006年,在江苏扬州投建主要从事特大型钢桥梁钢结构生产、运输和安装的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2009年,在江苏南京建成集高速和客运专线铁路道岔研发、制造、储运、安装一体化的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2022年,在浙江舟山建成全国最大的钢桥梁生产基地中铁宝桥(舟山)有限公司……

如今的中铁宝桥,除在中西部、长三角和珠三角拥有14家成员单位之外,生产的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辙叉、起重机械等产品也畅销北美、南美、欧盟、非洲、西亚、东南亚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变:不断突破带来45年持续盈利

2023年,中铁宝桥实现利润总额近6亿元;而1979年,这一数字还不足300万元。45年间,中铁宝桥实现利润总额虽然有涨有落,却一直保持盈利。

“东方不亮西方亮。”在集团总经理侯映晖看来,面对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中铁宝桥能够一直保持盈利,一大“秘诀”就是靠“三兄弟相互扶持”形成的稳定经营结构。

铁路道岔、桥梁钢结构、新制式轨道交通设施是中铁宝桥三大“王牌”产品。

集团副总经济师于彬告诉记者,铁路道岔、桥梁钢结构是中铁宝桥的“传统优势”。以铁路道岔为例,国内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0%左右。新制式轨道交通虽然是新兴产业,但由于有技术储备,订单一旦拿下,效益也十分可观。

“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国内钢结构桥梁项目很少。我们三个主项产品中,道岔、桥梁钢结构都遭遇‘低谷’,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就在这时,新制式轨道交通异军突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侯映晖说。

与利润总额“螺旋式”上涨相伴的,还有“周期性”的创新突破。

“我们不是高校,也不是科研院所。作为地处西北内陆的一家工业制造业企业,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拿到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持续性的,不是偶发的。”谈到中铁宝桥一路走来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突破,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杰既激动又骄傲。

创业维艰,创新亦难。

合金钢辙叉,被誉为铁路道岔的“芯片”。由于未掌握合金钢辙叉这一关键部件的制造工艺、一直依赖向上游供应商采购,作为中铁宝桥“王牌”产品的道岔质量及供应稳定性长期受制于人。

“1998年,我们联合国内某知名高校开展第一次创业,但路径不对,失败了。2009年,我们搞第二次创业,直接采购回来组装,但数量、质量都不可控,生产出来的道岔老是出问题。2019年,我们成立筹备组,下定决心搞第三次创业。”集团生产管理中心总经理王磊说。

为了突破合金钢材料组成及配比这一关键难题,技术研发人员做了400余件次实验,又在青藏线、陇海线等线路上先后投放了30组产品,验证会否出现断裂、磨耗快等问题……如今,中铁宝桥已完全掌握了普通、焊接和拼装三种型号合金钢辙叉制造技术,产品不仅供自己生产道岔,还能面向市场出售,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零达到目前30%左右。

“只要个人肯努力、大家伙儿心齐,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在道岔生产车间钢轨顶弯组组长石伟看来,中铁宝桥实现稳定盈利、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荣誉感和工匠精神的强大团队。

“我们但凡研发新产品,就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