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跑成全球巨头,均胜靠的只是并购吗?
时间:2024-05-17 15:32:14来自:格隆汇字号:T  T

提及均胜,它在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历史上多次大手笔并购总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在2024年还用"并购之王"简单定义它,显然已经有失偏颇。

回头再看均胜过去二十年发展,"制造业为主,资本运作为辅,以资本运作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一以贯之。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让均胜将战略上的超前预判落地成为可能。通过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并购,均胜一次次打破发展天花板,最终完成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双重目标,成为世界级汽车零部件巨头。

谷底起跳,走出整合困局

这几年,汽车安全业务全球整合让均胜的管理层伤透了脑筋,甚至一度进入创业以来最艰难时刻。之前,仅三四年时间,通过两次大的收购,均胜直接从汽车安全新玩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厂商。

原本,大量优质汽车电子资产被均胜收入囊中,如何让他们成为一个整体,产生协调效能,市场就有争议。在收购高田资产后,尤其是由于疫情、全球供应链等问题造成均胜电子汽车安全业务在2021年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质疑声到达顶峰。能否走出整合困局,市场极为关注。

均胜进入汽车安全行业并非临时起意。

早在2013年,看到了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均胜的创始人王剑峰提出公司新的使命和愿景——要实现移动出行"更智能、更安全、更环保"。体现在战略布局上,均胜加大了在汽车智能驾驶、新能源和自动化设备研究上的布局和投入,并成立相应研究院。同时,均胜的另一个事业部也开始筹建——均胜安全。

"汽车在飞快进化,当时已经看到行业发展一些危机,我们一直在讨论,哪些是难以被颠覆的。当时,按照‘更智能、更安全、更环保’三个方向,均胜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看了很多潜在投资标的。有些标的当时盈利很好,但因为不符合这三个方向放弃。最后,汽车安全我们认为不管汽车如何变化,都是必须的。"据曾参与均胜系列并购整合的人士回忆。

2016年,均胜收购了当时全球第四大汽车安全技术供应商KSS,正式进入汽车安全领域。2018年,均胜又收购了日本高田公司优质资产,成为全球汽车第二大安全系统供应商。此后,均胜电子开始整合汽车安全业务。

(均胜汽车安全工厂)

"并购普瑞,均胜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在海外有了业务、有市场,并且普瑞协同重点是扩大了中国市场。并购KSS和高田后,均胜才算是真正成为一家深度全球化企业,要在全球运营。"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不幸的是,在完成整合的临门一脚,均胜与所有全球化企业一样,遭遇了系统性的冲击。

首先是疫情的冲击,不仅是全球的生产、物流、供应链被打乱,本地化供应也严重受到影响,多个工厂停产。但停工停产后,每天的人员工资、水电等固定成本并不会减少。国际间旅行限制,让人员交流几乎停滞。随后又是缺芯、全球性通货膨胀造成的大宗产品价格上升,原材料成本大幅攀升,全球性运力结构失衡导致国际间运输成本进一步上涨等等。

所有的企业都没有选择。均胜同样,在当时,也只能"硬挺",现金流压力一度猛增。为了确保安全业务运营和整合,均胜甚至出售了部分优质资产回血。

"困难都不怕,改善慢也不怕,只要大家能做事,都不会那么焦虑。"一位参与均胜安全整合的中层回忆当时的状态。

均胜安全亚洲区在2019年年底率先完成整合,当时由现任均胜电子总裁陈伟负责。他对销售、采购、运营以及管理层层拆解,细化成可执行的动作。"一个是系统化、结构化去分析,搭好整合结构;二是找对人,让更有能力的人去管理;三是讲究落地,每天开会追踪确保落地,没有别的诀窍。"

其他区域的安全业务整合也不能再等。2021年年中,在全球疫情最复杂的时候,陈伟带队到了欧洲,牵头安全业务欧洲区整合,欧洲区也迅速改善。亚洲成功经验被迅速推往全球,系统化的打法在海外逐步起效。

除了成本管控、跨区域资源协同、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调整高成本国家/地区和优势成本国家/地区间的资源调配,甚至关闭、整合了一些效能不高的海外工厂外。在组织结构优化上,均胜安全还调整部分区域管理团队,尤其是用中国团队提升海外核心工厂业绩。

2023年是均胜走出整合"低谷"关键一年。这一年,均胜汽车安全业务终于摆脱亏损,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全部实现盈利,完成"深蹲起跳"。均胜电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2%至557亿元,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175%,重回10亿元大关。

高开高举创业,冲出市场红海

均胜能完成如此大范围的汽车安全业务全球整合,与其创业底色密切相关。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汽车产业开始起飞,但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处在低技术的"代工"模式阶段,90%复制国外产品,在产业链下游用价格"厮杀"。同时,汽车电子行业已经在海外迅速崛起,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渗透率飙升。在当时,汽车电子设计供应商中,居然都没有一家中国公司。

如何打破这个局面,成为王剑峰长期思索的问题。

在成立均胜之前,王剑峰已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浸润近10年。他不仅将一家宁波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做到几百万元,小有成就;还在世界500强的美国天合汽车集团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